(相關資料圖)
(記者張文莉)“一家煮肉四鄰香,七里之遙聞其味”是人們對劍白香豬的贊譽。8月15日,劍河縣香豬食府店里坐滿了食客,隨著新鮮的豬肉下鍋,頓時店內飄香。不少食客慕名而來,為的就是這口正宗的香豬味道。
今年5月,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劍白香豬保種擴繁基地開工儀式在劍河縣南加鎮康中村舉行,該基地將被打造成劍河縣最大的劍白香豬保種擴繁點,助力鄉村振興。
據介紹,劍白香豬因兩頭烏、身軀白的外形,被譽為“豬中大熊貓”,其皮薄、肉嫩、味香,備受食客青睞。但因成豬體型小、生長緩慢、養殖和保種技術不成熟等原因,導致劍河縣香豬養殖產業發展面臨瓶頸。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劍河縣統籌協調,共投入100萬元資金打造劍白香豬保種擴繁基地,引進香豬產品生產公司。由公司打造從養殖管理-技術-深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
“基地建成后,將能達到年出欄3000頭的目標。”基地負責人說,過去康中村村民一直有著養殖劍白香豬的習慣,也是劍河縣內劍白香豬的品種保種點,此次將該基地建設起來后也將進一步擴大該村劍白香豬產業發展,帶動更多村民加入產業增收的行列中來。
“劍白香豬富含人體必須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選用劍白香豬肉為原料,利用傳統的貴州民間工藝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可制作加工出肉質細膩、色鮮味美、營養豐富的產品。”貴州黔御錦品食品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陳泓霖說,基地建成后還將打造“臘香豬肉”“香豬肉脯”等休閑食品,進一步提升劍白香豬的附加值。
“香豬肉制品市場潛力大,其品種的獨特性,可進一步延伸了香豬產品的市場半徑,我們的香豬產品有望通過劍黎高速登上粵港澳大灣區市民的餐桌。”劍河縣南加鎮黨委書記石巖表示。
如今,劍白香豬產業正借著良好的機遇謀篇布局,引進高級技術人才、先進設備和先進技術,加工開發香豬系列產品,樹立品牌意識,加快產品創新步伐。在全產業發展中融入“生態循環農牧,共享健康食品”理念,采用生態循環養殖模式延伸產業鏈,帶領當地農戶增收,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平衡發展,“劍白香豬”的香味也愈發濃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