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滾動 > 正文

超預期!最新金融數據釋放了哪些信息?

來源:證券日報2023-07-11 22:01:04

在經歷連續兩個月的相對疲軟后,6月份金融數據超預期回暖。

7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3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5.73萬億元,同比多增2.02萬億元。其中,6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05萬億元,同比多增2296億元。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1.5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754億元。其中,6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4.22萬億元,比上月多2.6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9859億元。

圖片來源:央行網站


(資料圖)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從金融數據可以看出,在季節性效應和政策加力下,6月新增信貸明顯回升,信貸結構有所優化。但近期多項經濟數據顯示,亟需政策進一步加力穩固。近期穩經濟政策正在逐步發力,政策加力將驅動下半年信用穩定擴張,并進一步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激發內生投資和消費需求,鞏固經濟穩步回升的基礎。

6月份新增信貸創歷史同期新高

新增信貸方面,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5.73萬億元,同比多增2.02萬億元。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分析,從居民部門看,短期貸款5月份、6月份出現連續多增,說明居民消費熱情有所轉暖。

具體到6月份,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3.05萬億元,同比多增2296億元。分部門看,Wind數據顯示,6月份,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2.28萬億元,同比、環比分別多增687億元、1.42萬億元。其中,企業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分別增加7449億元、1.59萬億元。6月份,居民貸款新增9639億元,同比大幅增加1157億元。其中,居民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分別增加4914億元、4630億元。

“6月份新增信貸顯著回升,創歷史同期新高,企業與住戶貸款均大幅放量,票據融資同比減少,信貸結構明顯優化。半年末效應和政策驅動下,6月份信用擴張再度加速?!睖乇虮硎荆?月份以來,逆周期調節政策加力,央行“降息”落地刺激投資和生產需求,在季末信貸沖量和政策繼續引導支持制造業和基礎設施等領域作用下,企業貸款仍有支撐,企業中長期貸款依然為新增信貸的重要拉動力量。

6月份社融增量超出市場預期

社融方面,今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1.5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754億元。

圖片來源:央行網站

梁斯表示,上半年,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5.6萬億元,同比多增1.99萬億元,是社融同比保持多增的主因。6月份社融增量為4.22萬億元,超出市場預期(3.21萬億元)。

“6月份新增社融4.22萬億元,環比大幅多增2.67萬億元。結構上,表內人民幣貸款新增3.24萬億元,位于高位,仍為新增社融的主要貢獻項。基數效應下,政府債凈融資同比縮量1.08萬億元至5388億元,為社融主要拖累。”溫彬認為,后續伴隨地方債發行加快有望觸底回升,進一步增強對社融的支撐。企業債券融資較5月份季節性改善,凈融資水平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委托、信托貸款和股票融資等實現同比多增。

下半年金融數據有望穩步走強

6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87.3萬億元,同比增長11.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個和0.1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9.56萬億元,同比增長3.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6個和2.7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10.54萬億元,同比增長9.8%。上半年凈投放現金789億元。

梁斯分析,M2同比增速走低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銀行信貸投放放緩,帶動存款規模下降。二季度以來,企業融資需求有所轉弱,信貸投放放緩帶動存款下降。另一方面是居民消費意愿增強。2023年以來,消費環境發生了極大改變,居民消費動力穩步回暖,儲蓄意愿有所下降。特別是居民外出購物、就餐、旅游、觀影活動增加,相關消費明顯擴大。

“進入二季度以來,隨著經濟恢復放緩,實體經濟資金需求‘高歌猛進’的情況有所減弱,但在消費需求轉暖帶動下,居民信貸表現相對較好,而企業中長期信貸保持持續多增意味著對經濟預期整體仍然保持樂觀?!绷核贡硎?,展望下半年,隨著政策加力提效及經濟內生動力修復,金融數據有望穩步走強。

龐溟預計,下半年我國穩健的貨幣政策將繼續強調精準有力,并進一步加強部門間政策協調,充分發揮貨幣信貸政策效能,發揮已投放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資金作用,為積極的財政政策繼續加力提效、廣義財政適度擴張、準財政工具接續發力提供更有針對性、穩定性、時效性的支持。伴隨著地方政府新增債券發行節奏加快、投向優化,下半年社融增速有望獲得穩定支持與合理動能。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