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十年來首度“易主”,植田和男“新官上任”。
4月9日,植田和男掀開了其作為日本央行行長的“新篇”。“日本伯南克”“學者出身”“政策立場平衡派”……這位新任日本央行掌舵者風格鮮明、標簽清晰。而伴隨著其入主日本央行,市場觀望,“第一把火”會不會燒向日本延續十年的超寬松貨幣政策。
業內目前預期,這位在學界有著卓越聲譽的經濟學家,將在未來任期內,推動日本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而首先受到關注的,或是廣受爭議的收益率曲線控制(YCC)政策。市場人士提醒,全球債市或應備戰沖擊,因為日本央行貨幣政策轉向將推動海外資金回流日本、放大全球金融市場波動。
(資料圖)
不過,到目前為止,關于何時調整YCC政策,以及日本央行將如何改變政策步伐,植田和男并未透露任何線索和思路。市場正靜候在4月27日至28日的日本央行政策會議上,植田和男的“首秀”將傳遞哪些關鍵信號。
日本超寬松貨幣政策的終結?
伴隨央行行長之位的交替,市場充斥著對于日本貨幣政策轉向的猜測。
在日本央行前任行長黑田東彥主張下,日本歷經十年持續“寬松”。黑田東彥在上任后不久,便推行實施量化質化貨幣寬松(QQE)政策,隨后于2016年引入負利率政策、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
十年持續“寬松”令市場 “五味雜陳”。幾大顯現的弊端包括日元匯率“跌跌不休”、輸入性通脹壓力上升、進口成本被推高、居民生活負擔日益加重等。尤其是近年來,全球加息潮你追我趕,日本央行維持特立獨行的寬松,飽受爭議。
是持續實施超常規寬松貨幣政策,還是開啟緊縮之路?植田和男上任后,市場聚焦轉變的發生。
業內認為,隨著全球利率環境反轉,YCC的不可持續性已經日益凸顯。國泰君安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周浩認為,技術上而言,日本央行應該將此前執行的寬松政策“倒序化”,即首先調整并取消YCC,然后取消負利率政策,最終取消量化寬松等舉措。
“這是一個兩難的處境。”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策略師王昕杰對記者表示,當前,歐美仍處于貨幣緊縮的環境之下,繼續維持YCC政策,會增加日本通脹和央行購債壓力;而放棄YCC政策,會使得日本長期以來的寬松貨幣環境轉為緊縮。
瑞銀最新發布研報稱,預計日本央行將于6月或7月放棄YCC政策框架,并通過引入較低的長期政策利率,推出一個新的寬松貨幣政策框架。
而出于對日本貨幣政策正常化的積極預期,日元已從去年低點大幅回升。截至10日記者發稿,美元對日元報132,較去年年內低點回升逾12%。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福阿德·拉扎克扎達表示,不排除一些投資者開始買入日元,因為他們預計日本央行處理貨幣政策的方式可能會發生變化。
或許,植田和男不會急于改變政策。今年2月,植田和男公開表示,由于通脹尚未持續穩定地達到央行2%的目標,維持超寬松的貨幣政策是合適的。如果穩定實現2%的通脹目標在望,將可以逐步實現貨幣政策正常化。“重要的是看通脹趨勢”。
日本貨幣政策轉向將推升全球債券市場波動
全球金融市場牽一發動全身。日本央行對一貫超寬松貨幣政策的動搖,直接關系著資金流動與金融市場穩定性。
日本的貨幣政策變化,將顯著影響全球投資者的投資行為。王昕杰表示,日本貨幣政策正常化,將推高日債收益率,抬升日本債券的吸引力。在貨幣對沖的基礎上,借入日元、投資海外資產的“套息”交易可能沒有辦法創造利潤,市場可能會看到資金進一步回流日本。
日本央行數據顯示,自黑田東彥十年前實施量化寬松政策以來,日本央行已購買了465萬億日元(約合3.55萬億美元)的日本政府債券。
作為最為典型的套利貨幣,日元套利交易存在已久。記者了解到,在高儲蓄、低利率的背景下,不少投資者將目光投向了日元套利交易,他們通過高收益境外債券或者外匯存款,賺取相對穩定的利差。
除了加劇海外資金回流日本,日本貨幣政策的正常化還會推升全球債券市場波動,并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外溢效應。“由于日本持有大量美歐資產,貨幣政策若轉向,屆時需關注外溢風險。”興業證券宏觀團隊海外負責人卓泓認為,由于長期的低利率環境,日本居民在海外尋求收益,持有大量美歐資產,其中美債比例尤其高。
卓泓表示,一方面,日元流動性收緊將加劇美歐資金回流日本的壓力,從而對全球資產定價產生重大影響;另一方面,美債可能面臨拋售壓力,在聯邦政府尚未解決債務上限問題的背景下,或將對美債市場造成沖擊。
公開數據顯示,日本投資者目前是美國政府債券最大外國持有者,此外,他們還持有約10%的澳大利亞與荷蘭債券,以及8%新西蘭債券和7%巴西債券。
事實上,作為貨幣政策松動的一大預兆,YCC的調整對于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影響,已有先例可循。去年底,日本央行曾突襲全球債券市場,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實際上限從0.25%提高到0.5%,隨后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連鎖反應:日本政府債券暴跌、日元飆升,全球市場遭受連帶沖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其近日發布的報告中,建議日本央行應避免過早退出貨幣寬松政策,建議其維持政策框架。該報告認為,日本央行突然的政策框架變化會給經濟帶來風險,也不利于更平穩地過渡以及保護金融穩定。
IMF還稱,不建議日本央行提前通知市場有關YCC政策的轉變,因為任何該政策發生調整或轉變的跡象,可能導致投機壓力增加、引發大規模債券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