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資料圖片)
6月,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16.8%、前值-18.8%。
成本下降推動工企利潤修復,經營壓力仍有待緩解
工業企業利潤延續修復,生產成本有所改善。6月,工業企業利潤當月同比下降8.3%、較5月收窄4.2個百分點。量、價拆分看,生產端的支撐有所增強、但價格的壓制有待緩解。成本壓減推動下、利潤率的拖累進一步減弱,一方面上游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下降緩解了企業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面產能利用率的回升也帶來了規模經濟的改善。
需求仍在磨底,利潤回升的動力有待鞏固。6月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當月同比-2.6%、較5月回落1.2個百分點,兩年復合同比3.1%、較5月回升0.4個百分點。主要行業中,中游裝備制造的電氣機械、專用設備等行業需求修復有所放緩。上游的黑色、非金屬礦物及下游的紡織、農副食品等行業需求邊際改善、但修復的力度仍偏弱。
利潤修復延續行業分化,非國有企業利潤明顯改善。6月,新能源相關產業鏈利潤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電熱產供、電氣機械、專用設備等行業分別同比增長48.6%、28.7%和18.4%。價格拖累下,黑色、化工、非金屬礦物等上游制造業利潤降幅進一步擴大。受此影響,更多分布于中下游行業的股份制和私營企業利潤大幅改善。
去庫仍在進行時,中游制造業實際庫存更低
庫存延續去化,但速度有所放緩。6月,工業企業名義庫存的去化主要由價格帶動,名義庫存和實際庫存分別較5月下降1個、0.2個百分點至2.2%和7.6%。庫銷比季節性回落5.6個百分點至53.9%、仍遠高于近年同期水平;產成品周轉天數錄得20.3天、同樣處于近年高位。往后看,需求彈性有限、本輪庫存底部的周期性特征或較以往不顯。
中游制造行業實際庫存處于歷史低位。5月,上游、中游和下游制造業名義庫存同比分別錄得-0.6%、4.3%和5%,處于12%、17%和18%的歷史分位數。主要行業中,化學原料、非金屬礦物等行業的實際庫存水平較高,處于50%歷史分位數以上;而中游制造的金屬制品、計算機通信、通用設備、電氣機械等行業處于20%歷史分位數以下。
6月,工業企業利潤延續邊際改善,但名義庫存去化有所放緩。當前,利潤的修復更多緣于成本端壓減的推動、需求端并未明顯回暖。地產鏈和出口鏈的拖累下,內生動能修復偏慢、本輪周期下需求或難見彈性,利潤修復和庫存去化的動能均有待進一步鞏固。往后看,政策端正展現積極變化,7月政治局會議相關政策部署或加快落地。
風險提示
經濟復蘇不及預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