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擇校行聯合主辦的“新浪&微博2023國際教育春季巡展·上海站”于上海龍之夢萬麗酒店成功舉辦。上海優質學校亮相展會,上千組家庭前來逛展,近80所全國及上海的優質國際化學校參與了本次活動。
此外,9位國際化學校管理者分享了學校未來教育的理念及學生的成長案例,并對當下國際化教育發展的選擇與孩子的能力培養方向進行了全方位解析。赫德/赫賢執行董事、升學指導老師Audrey Shi參加了本次活動并帶來了精彩的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相關資料圖)
1:培養面向未來的國際化人才
在座的家長來到這里,肯定是想在擇校之前先確定這條路是不是適合您的孩子。所以今天結合我自己的經歷和赫賢培養孩子們的案例,和各位家長探討一下我心目中好的、面向未來的國際化教育是什么樣的。
去年政協委員,全國知名教育家唐校長說了一句特別火的話:“孩子如果沒有分數,他贏得不了考試。但是今天的孩子如果只有分數,贏得不了未來”。家長可以先想一想,孩子現在如果在上中學,就業差不多是2030年左右。今天如果在小學,就業是2040年甚至2045年。到時候的世界會是怎么樣子的,還會是現在這樣嗎?
其實到2030年市面上80%的工作可能都不存在了,也就是說您的孩子絕大概率不會從事您所從事的工作,更有可能他根本就不會從事今天世界上有的工作。機械臂已經取代了工程里面的技術員,這是日本豐田的汽車廠,當然在中國海爾、海信都是一樣的,一個工廠里不再需要人,只需要機器程序和管理程序的人。然后現在非常有名的AI繪圖軟件于去年用電腦程序繪制了叫做《太空歌劇院》的畫,它從筆觸到給人的藝術感受,我覺得超過絕大部分普通人能夠完成的畫作。
那么2030年,當您的孩子步入工作崗位,他能干什么?ChatGPT最近很火,大家都有了解,但您可能沒有仔細看過它到底能夠做什么事情。其實它能夠參加所有您孩子未來要走國際化道路的標化考試,包括SAT、GRE,包括最難的標化考試——法學院的入學考試,它都能取得很高的分數。同樣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要減肥,我要控制食量,它可以計算我的攝入熱量,定制菜譜,給你一鍵生成購物清單。
同樣,如果今天在座的爸爸們跟您太太吵架了,需要安慰她,ChatGPT比90%男士都可以回答的更好。
那么咱們的孩子到了2030年,他的競爭優勢是什么?
這是2030年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八大能力,也是我在介紹學校之前,首先想跟家長們探討的。這個不是赫賢學校所定義的,這個是世界經合組織分析得出的2030年最需要的八大能力。除了第四個是技術設計和編程,其他的我覺得一目了然。有了ChatGPT,就需要有人去控制它,要不然它就控制我們了。除此之外,所有的包括分析思維和創新、主動學習、創造力、獨創性、批判性思維,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領導力,社會影響力,情商,都是軟實力。
2030年,未來的雇主,未來的創業者不會再用只會做卷子的人。那么什么樣的教育可以培養出這樣的人,這正是今天家長們應該在家庭教育中,在擇校中所需要思考的。
2:面向未來的教育需要團隊協作,以及主動輸出和創新思維
結合我個人在哈佛、斯坦福、北大求學的經歷,以及我們的孩子們走向牛津、劍橋、港大的過程當中,分析一下什么是好的教育。首先我認為好的教育不僅僅是獨立思考,面向未來的教育,更重要是要學會團隊作戰。
這里我想分享我團隊作戰的體驗。在世界名校當中,面向未來的教育都是以團隊為單位來組織衡量的,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圖上,除了我之外,一共有3個同學,一個美國人,一個巴西人,還有韓國人已經跑了,因為已經非常晚。因為這個作業必須要小組提交,我自己會了,但是他們不會。當時我有兩個選擇,要么我扔下作業走,要么我花時間去把他們教會。我很慶幸,當時我選擇了后者。因為一方面通過給他們講,我更明白作業內容了,讓他們也更明白,另一方面在講的過程當中,我體會到團隊的力量,包括在后面的課上,雖然我數學好,但老外別的課好,給我很大的幫助。當然這種互相幫助的團隊合作并不是為了回報,而是可以看到世界本就是充滿合作的。
同樣在我們的課堂當中,課前孩子們在進行數學課的學習時,都是以團隊形式來進行思考、提問、分享。
各位家長回家可以通過幾個點,去判斷您孩子的學習力,或者面向未來他能不能夠成為有學習力的人。我認為面向未來的孩子需要具備幾個點:
1、集中精力。這是看他的專注力怎么樣。
2、充滿興趣。要看有沒有對一些事物、學科有興趣。
3、會提問題。
集中精力、充滿興趣,會提問題是面向未來,好的學習者的標志,在這個學習過程當中很多都是通過團隊協作來完成的。
今年上海赫賢本校區的準畢業生,也就是我們現在十二年級的學生,Lisa她獲得了牛津大學PPE政經哲專業的Offer。這個專業的難度有多難呢?相當于外國人來中國讀政治、古漢語的難度。
PPE作為牛津文科和社科類皇冠上的明珠,今年在中國錄取了3個學生。這個同學不僅成績好,大家看到A-Level有5個A*,雅思8.5,牛津筆試TSA97.5,算是常人不能夠企及的學術高度。更重要的是她的社會活動,有亞洲公開辯論賽、小提琴的8級,參加了學校的樂團,賽艇,剩下都是團隊合作。今天的學霸不是一個人完成他的成長過程,所以團隊協作對于培養會思考、會合作,面向未來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點,面向未來好的教育不僅僅是被動的輸入,更是主動的輸出。
今天的孩子只坐在課堂里聽老師講是沒有用的,未來的世界你需要發出自己的聲音。大家看斯坦福大學上的商賽的課程,又是團隊合作,不同膚色的同學在一個課堂里面對來自世界500強CEO提的商業問題,你必須在2個小時之內做出PPT去回答。
在哈佛大學上的公共演講課,期末考試要求你在一個黑的演播室里面,有一個攝像機對著你,耳朵戴著一個耳麥,教授向你問一個問題,他說321之后,你就要回答,中國人他不會問你中國人熟知的問題,就是考你隨機應變,考你面對困難。這個非常鍛煉人。在經過這樣的困難挑戰,孩子沒有什么害怕的。
這位赫賢的學生Cindy,來到學校時是一個很普通的孩子,但是她在赫賢找到了自己面向未來的表達方式,戲劇。成為我們辰光劇社的社長和2019年上海戲劇節,也是烏鎮青年戲劇節展演的金獎。
A-Level英美雙申,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曼荷蓮、國王學院、華威還有港大的獎學金,英美港三連申的學生Cindy。在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問她,你能不能給我分享一下你對于今天世界上女性生存的現狀,Cindy說老師這個問題很大,但是我想借我在赫德演出《雷雨》來回答,因為我演的是女主角繁漪,繁漪有這樣一段話,我是某某的妻子,我是某某的女兒,我是某某的情人,我是某某的媽媽,但是我不知道我自己是誰。
Cindy說有時候我看我的媽媽,我同學的媽媽,我會知道她們是Cindy媽媽,她們是Amy媽媽,但是有時候我不知道她們是誰,我希望我長大了之后能夠知道我自己是誰,這個就是一個17歲女孩子的思考和表達,我非常佩服,也很自豪我們有這樣面向未來能夠表達的學生。
第三點,好的面向未來的課堂,不僅僅是知識,更是思維和創新。
這是斯坦福很有名的一門課,設計思維,我在課上嘗試了電焊、電子元件,最后做出來的作品是幫助墨西哥的唇腭裂兒童進行面部矯治器,他們要佩戴18年,通過我和我們團隊的努力,不能說極大程度的,我相信小小的程度改善了很多墨西哥唇腭裂孩子們的生活。在這樣的課上,我們能知道原來我的創新可以非常有用。
這樣的課在所有的赫德赫賢學校從小學一直到高中都有,孩子們丈量校園給校園建模,改善他們認為學校里應該提高的地方。孩子們同樣也走到課外,走到自己的興趣當中。
這也是我們上海赫賢學校去年的畢業生Echo,她從一個平平無奇的,知道自己畫畫還不錯,準備往服裝專業方向走的一個女生,在老師們的引導下發現了自己真正的興趣,就是攝影、電影。
她的攝影作品和繪畫作品里面充滿了創意、目標,包括向英美雙升這些世界頂尖的藝術學院發出自己的口號,讓中式美學走向世界,這是今天的孩子們用熱愛可以創造出來的東西。
好的面向未來的教育,不僅僅是孤軍奮戰,更是團隊作戰。好的學習不僅僅是被動的輸入,更是主動的輸出。好的學習不僅僅是知識,更是思維和創新。有了這些的孩子一定能夠在ChatGPT橫行的世界里,找到他的一席之地。
3:找到孩子蓬勃生長的最好狀態
對于這樣的學生能不能贏得考試?上海赫賢對此非常有信心,這是有史以來所有畢業生的成績,100%的畢業生就讀世界前100大學,70%的畢業生就讀世界前30大學,還有55%的畢業生就讀G5大學。
具象一點,2022屆不到50名同學,有4位被劍橋錄取,12位被帝國理工錄取,29位被UCL錄取,基本人人都有名校offer。
還有一定比例的其它地區的錄取,比如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西北大學等等的名校,港大錄取了16個同學,這個結果已經足夠說明問題。
2023屆正在進行的錄取屆,美國方向還沒有錄完,還在補錄當中。英國方向錄取的同學有2個牛津,還有4個劍橋,15個帝國理工,28個UCL,2個LSE以及30個港大等等,包括非常多優秀的藝術院校。
最重要的是每個孩子都找到了讓他眼里發光的未來專業,可能是數學,可能是工程,可能是社科,包括藝術、傳媒、社科、經濟、商務、金融、計算機以及自然科學的一些尖端領域,包括行星科學、生命研究、地球空間物理等等。這個就是面向未來,又贏得考試的孩子們最好的樣子。
赫賢學校為什么能做到這樣面向未來的教育,是因為學校有從幼小初高一對一一直跟進的生涯規劃,這種規劃下的興趣發展、學術的配套程度不是普通的中介和所謂的只有高中的學校能夠比擬的。
上海赫賢學校包括硬件軟件都是根據我剛才說會思考、會協作、會提問的學習模式來設計的。所有課程體系的設置和領軍人物是幾位總督學,他們是上海包玉剛創校校長Warren先生,來自英國牛津大學也是Repton學校前校長Robert先生,非常著名的教育部專家委員會委員李振村先生,美國Bullis創校校長,奧巴馬非常推崇的教育家Wanny女士和美國康奈爾大學畢業的ESL雙語教育華裔專家Victoria女士。
上海赫賢的校長們,也就是每天和老師們去執行剛剛說的面向未來教育的幾位教育家,他們是小學部知名的語文教師,也是全課程的核心研究專家俞秀紅校長,來自新加坡英文教育專家Michelle Chan校長,曾任包玉剛和領科兩所知名學校管理崗位的陳儉校長,來自英國畢業于倫敦大學的Daniel Stevenson校長和上海高中生都特別了解的,孩子們特別喜歡的高中部的周則鳴校長。
上海赫賢是一所幼小初高一貫制的學校,招收2-18歲的學生,希望孩子們能夠找到在非常內卷的時代,不要躺平,也不要卷死別人,我們只找到自己蓬勃生長的最好狀態。祝今天在場所有家長們,不論您選擇什么學校,您的孩子都可以面向未來,出得去、回得來、走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