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嚴,跨境電商門檻已經不像以前那樣低了。
全文共計2400字
【資料圖】
預計閱讀5分鐘
文:喜之羊
近日,全球速賣通發布了相關公告,表示平臺將進一步加強對銷售至加拿大的醫療器械類商品及商家的管控。
根據加拿大衛生部相關規定,賣家需要持有加拿大衛生部頒發的醫療器械許可證(MDL)和/或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MDEL)才可銷售I或II類醫療器械。
目前,加拿大衛生部將醫療器械分為I,II,III,IV四類,I類醫療器械包含體溫計等基本用品,IV類醫療器械包括起搏器等專業器械,從I~IV級,醫療器械等級越高,對人體風險也就越高。
加拿大衛生部對醫療器械發放的證書主要包括兩種:由Health Canada頒發的醫療器械許可證(Medical Device Licence (MDL))和針對II,III,IV類醫療器械產品本身的許可執照。
速賣通要求相關賣家提交產品證書資質審核,偽造或違規將刪除產品并扣分,惡意違規將扣分或凍結賬戶乃至關閉賬戶。
可以看出速賣通對產品要求越來越高了。
“產品認證”潮流掀起
當然速賣通并不是唯一一個加強產品管控的電商平臺,就在近一段時間內,“資質審核”、“產品證書”已成為業內高頻詞匯,各大平臺紛紛出臺相關證書要求與審核政策。
首先是最近震動行業的亞馬遜審核大掃蕩,此次審核的主要原因是INFORM Consumers Act(美國新INFORM消費者法案)即將于2023年6月27日在美國生效。對此,亞馬遜美國站發布公告,表示該法律規定大批量第三方賣家有義務提供有關其業務的信息,并在亞馬遜上收集、驗證和披露有關其業務的信息。限時內未完成信息核驗將停用賣家賬戶。
另外,亞馬遜日本站也發布公告,稱6月10日起亞馬遜將針對高風險產品更新產品安全政策。
不久前,Shopee臺灣站也發布了公告,表示應臺灣政策要求,賣家在上架售賣電信管制射頻器材/應施檢驗商品時,需要標明商品的品牌、型號、認證標簽號碼信息,因此在上架或更新上述商品時,NCC (適用于電信管制射頻器材) / BSMI (適用于應施檢驗商品) 屬性改為必填項。
敦煌網也緊隨其后,發布了“關于美國CPC(Children"s Product Certificate,即兒童產品證書)認證的產品要求”。表示根據CPSC頒布的CPSIA法案要求,需要涉及母嬰玩具、兒童用品等產品的賣家完成CPC認證。
在這些審核與認證中“敗走”的主要是兩類賣家:一類是不合規賣家,尤其是亞馬遜,其審核制度與流程極其嚴格,目前已有不少店鋪因審核不通過而被平臺強行封凍,但據了解,有不少合規店鋪在信息審核中被誤傷,賣家群體人人自危,除了封店,也有大批賣家已經因為證書與上架問題而產生罰分;另一類則是出于考慮主動退出的賣家,其中主要包含一部分小白賣家、新手賣家、兼職賣家和店群賣家,這部分賣家利潤微薄,主要因為產品認證資費成本負擔過重而選擇主動放棄手中的店鋪。
但無論是中招的賣家還是沒有中招的賣家,大家都共同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各大平臺產品要求和資金門檻都越來越高,跨境電商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幾乎人人都可以試一試的行業了。
行業卷入“合規”賽道
從頻繁出臺的審核和認證要求可以看出明顯的合規化趨勢。無論是電商行業還是整個市場,都在走向合規化,而平臺的合規化,主要是出于以下原因:
1.競爭
不僅賣家面臨日漸殘酷的“內卷”,平臺間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合規度作為平臺實力的一種體現,已經成為各大平臺競爭的重要方向。
“合規”意味著平臺有完善的業務流程和處理問題的政策和經驗,平臺運行效率也更高,往往能夠吸引高端品牌賣家和大量消費者加入平臺,有利于提高平臺整體實力,加大平臺的競爭籌碼。
2.保證合法
政府對于商品的管控日趨嚴格,消費者權益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各個國家的消費者權益相關法案也不斷完善,對“侵權”的查辦效率越來越高,違規的后果也越來越嚴重。
發現產品違規,平臺將面臨當地政府的巨額罰款。2022年11月,亞馬遜曾因所售農藥沒有報告和支付必要的工廠評估費用,被加利福尼亞州政府農藥監管部判定為“非法農藥”,并罰款497萬美元;2023年3月,泰國FDA在Lazada和Shopee平臺發現了大量有關違反《關于汞的水俁公約》的含汞食品、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等產品的非法廣告,對Lazada和Shopee進行了罰款處理... ...
類似的平臺因為產品不合規而被罰款的例子還有很多,為了免于“被政府找上門”,平臺在不斷地加強對賣家和產品的管控。
3.獲得政府支持
除了避免違法和巨額罰金,平臺不斷提高自身合規度也有獲得政府好感,尋求政府支持的動機。
不像本土平臺,跨境電商雖然在全球范圍內發展地如火如荼,但也引起了當地政府的警覺。跨境平臺在所在市場發展地越好,對當地同類產業的沖擊就越大,并且本國經濟對其依賴性也會越來越高,出于保護本土產業、避免經濟獨立性被影響等原因,政府對跨境平臺的警惕性也更高。所以遵守當地規則,表明平臺配合的立場,往往有助于減輕政府警惕,使平臺發展環境更加寬松。
4.增加消費者信任度
產品規范完善有助于樹立平臺安全、合規、可靠的形象,增加消費者信賴度。
TüV南德意志集團曾做過一項關于消費品安全調查的報告,報告對多個國家多類產品做了研究調查,發現消費者對產品安全的關注程度正在不斷提升。
且如今可供消費者選擇的電商平臺和產品越來越多,“貨比三家”的現象也逐漸頻繁,消費者往往傾向于選擇更加安全、有保障的平臺進行消費。
5.完善平臺
除了以上各項外因,平臺不斷提高產品合規度還有處于自身發展的內因方面的考慮。不斷完善產品政策和相關規則是平臺發展的一部分。
對于賣家來說,合規化經營已經成為必然要求,賣家們需要依據平臺要求,按時進行相關產品的認證和上架,才能避免產生扣分、店鋪被封。合規化不僅是平臺的發展趨勢,也是賣家們實現穩定、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