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用了廚余垃圾變成的有機肥料,家里的花更鮮艷了。”4月23日,濱東花園居民閆女士高興地說。近日,小店區環衛中心、平陽路街辦等多方聯動,在濱東花園安裝了一臺廚余垃圾處理設備,探索廚余垃圾“源頭收集+就地處置”新模式。據了解,這是小店區在社區安裝的首臺廚余垃圾處理設備。
記者在濱東花園的廚余垃圾處理中心看到,工作人員對事先收集好的殘羹剩飯等廚余垃圾完成分選,然后將分選后的廚余垃圾投入設備,按動開關按鈕,設備開始運行,有機肥料很快在設備終端出現。據了解,該設備采用超細破碎、深度脫水、循環脫鹽、微生物好氧發酵等技術,廚余垃圾在經過初步分選后,剔除雜質,送入破碎機,再經擠壓脫水,實現固液分離,液體進入污水處理系統,固體則被輸送至高溫好氧發酵倉,經過微生物發酵,變成有機肥料,實現資源化利用。設備占地面積約10平方米,日處理能力約200公斤,每百公斤垃圾可產生20公斤至40公斤有機肥料,可完全消納小區每日產生的廚余垃圾。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濱東花園小區有不少居民的家里養有花卉,自從小區安裝這套廚余垃圾處理設備,大量廚余垃圾經過加工處理變成有機肥料,居民們紛紛將之拿到家里,用于花卉培植,效果非常好,受到歡迎。另外,小區公共區域綠植等也用上了這些有機肥料。
濱東社區黨委書記兼主任史祥介紹,除變成有機肥料外,廚余垃圾還可變成環保肥皂等。今后,社區將把變廢為寶的“寶貝”用于激勵、回饋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的居民。
助編:高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