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向海發展向海圖強!滄州加快沿海經濟強市建設步伐

來源:河北日報2022-11-02 09:26:51

渤海之濱,運河之畔。圍繞全面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滄州市堅持向海發展、向海圖強,以國際化視野審視和推動沿海經濟發展,大力推進港口轉型、產業聚集、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擴大開放等重點工作,加快沿海經濟強市建設步伐。

完善港口基礎設施,打造東出西聯的“橋頭堡”

10月30日,“黃驊港—上海港—泰國林查班”集裝箱外貿航線正式啟動,這是黃驊港首條外貿集裝箱航線,對打造交通便捷、物流高效、貿易便利、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物流運輸新通道具有重要意義。

滄州圍繞“目前有什么、到底缺什么、問題是什么、應該怎么辦”,深入研判、精準施策,進一步完善港口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現代化綜合服務港、國際貿易港,打造東出西聯的“橋頭堡”。

近年來,黃驊港全力推動港口轉型升級,從單一的煤炭輸出港轉變為現代化綜合服務港、國際貿易港、“一帶一路”重要樞紐,重點推進投資507億元的液化、集裝箱、LNG等22個專業碼頭和系列鐵路專用線等項目建設。同時,全力實施港口轉型工程,推動港口運輸功能向海陸雙向輻射、多式聯運集成、區域協同發展樞紐港轉變;實施石衡滄港城際鐵路和曲港、邯港等重大交通項目,打通雄安新區出海便捷通道;全力建設推進智慧港口,有重點地推進智慧碼頭、智慧航道、智慧物流建設,逐步形成生產智能、管理智慧、服務柔性、保障有力的現代港口運輸新業態。

今年1至9月份,黃驊港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2.29億噸。其中,累計完成集裝箱71.23萬標箱。全年預計實現110萬標箱,較上一年度87萬標箱增長26%。

延鏈補鏈強鏈,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

立足全市36個工業門類,開展“延鏈補鏈強鏈”專項行動,突出抓好總投資160億元的中海油中捷石化新材料等重點項目,做大做強綠色化工等主導產業和泊頭鑄造、鹽山管道裝備等縣域特色產業。

堅持科技創新引領,抓好工業設計,落實好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建立京津專家“周末到滄”機制,加快天津工業大學滄州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設,努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取得更大成效。

在推進與京津全面對接、全面合作方面,充分發揮北京現代汽車滄州工廠、明珠商貿城和國際服裝生態新城等項目示范效應,加快建設央企制造業板塊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等重要產業聚集地,著力承接一批科技含量高、競爭力強的產業轉移項目。

出臺“一攬子”政策,吸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

制定出臺9方面96條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以及《滄州市招商引資行動實施方案》《滄州市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十條》等政策文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在優化硬環境上,支持省級以上開發區加大資金投入,在完善基礎設施基礎上,推動園區綜合承載能力不斷增強;在優化軟環境上,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契機,全面落實“標準地+承諾制”、“極簡極速”審批、“零增地”審批等改革舉措,大力推行告知承諾、容缺受理、并聯審批等,為各類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提供優質服務。

滄州市以建設沿海經濟強市為目標,以抓招商、上項目為支撐,不斷拓展平臺渠道,用好能人招商,吸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近日,滄州市聘任首批百名招商大使,既有優秀企業家代表、知名專家學者,又有商協會負責人、滄籍在外知名人士,充分發揮人脈資源,助力滄州做好招商引資工作。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滄州立足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聚焦發達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央企、大型國企,京津和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上海港、寧波港等先進港口,全面梳理各方優勢、先進做法,尋求對接點、共贏點,進一步加強對接合作。全面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接,拓展開放空間,吸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堅持依托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用好“滄石歐”國際班列,與更多中東歐國家城市締結友城。( 王雅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