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正文

青海湟中:大缸酸菜“腌”出鄉村振興好“錢”景-熱聞

來源:揚子晚報2023-06-12 18:43:10

圖為工作人員正在查看腌菜情況?!⌒禧惽唷z

中新網西寧6月12日電? (作者徐麗青 李雋)高原夏日,氣溫回升,因為保存困難,酸菜逐漸淡出人們的餐桌。但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共和鎮上直溝村的酸菜廠內卻格外熱鬧,洗菜、切菜、封裝發酵……一派繁忙熱鬧之景。

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壯大,上直溝村讓一顆顆不起眼白菜變酸菜,讓當地蔬菜種植戶和務工民眾帶來“甜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直溝村是共和鎮蔬菜種植供應的“主力軍”,但是由于沒有固定的銷售渠道,蔬菜價格忽高忽低,很不穩定,村民們種植的信心經常受到打擊。

圖為工作人員正在分裝腌菜?!⌒禧惽?攝

為打破單一的經濟形式,讓村民種植更有勁頭,2019年,村黨支部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通過市場調查,在廣泛征求黨員群眾意見的前提下,爭取壯大村集體經濟50萬元用于建設上直溝酸菜廠,全力打造村級特色產業。

在300平方米的上直溝酸菜廠,工人們用傳統大水缸人工腌制大白菜,以缸腌制,鎖住水分,最多可以腌4萬斤。

為了使酸菜廠發揮最大效益,村黨支部結合實際,建立以“支部引領、黨員聯動、農戶參與、專業合作社運營”的“4+”產業模式。由黨員帶頭與合作社簽訂蔬菜供應協議,確保酸菜廠有序運營,逐漸形成“黨員示范、農戶參與”的發展模式。

“我們村沒有牛羊產業,也沒有明顯的旅游資源,我們村也想發展,提高收入村民人均收入,想來想去只有蔬菜產量樂觀,那就得在蔬菜上做文章,通過腌制售賣農家手工酸菜來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是我們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深思熟慮的結果。”談起做酸菜廠的初衷,第一書記高志強回憶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廠房建立后,第一批酸菜就因為沒有合適的銷售渠道險些爛在了缸里。

圖為上直溝村的酸菜廠。 徐麗青 攝

為了暢通酸菜銷售渠道,村黨支部和駐村工作隊與合作社負責人商議后,決定先將生產出的酸菜以試吃形式送往省、市、區各大單位食堂,以此獲取更廣泛關注和認可。與此同時,村“兩委”跑遍了西寧市所有早市,與商販交流,和買菜群眾嘮嗑,了解市場對酸菜的需求點。

經過兩年的摸索改進,上直溝酸菜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各個單位的銷售訂單接踵而至,帶動了村集體經濟增收超過10萬元。

2022年,農戶種植的蔬菜出現滯銷情況,看著已經長成的一顆顆大白菜,種植戶們很是著急。

為解決種植戶燃眉之急,上直溝村酸菜廠以市場原價統一收購農戶家中滯銷大白菜3萬余斤。收購的白菜一部分贈送給鄰村及一些機關單位,其余大量白菜被運送至酸菜廠加工。

當時,黨員干部輪番組織有手藝、有經驗的民眾將收到來的大白菜進行除葉、清洗、泡水、配料、腌制發酵等,整個過程村民積極參與、配合默契。

“多虧了我們村里的酸菜廠,要不然我去年種的10畝白菜就只能爛在地里了。”種植大戶張海梅說,今年又有很多村民跟她一樣加入了村里酸菜產業發展,他們都和酸菜廠簽訂了蔬菜銷售協議。

“萬事開頭難,上直溝酸菜廠還處于幼兒時期,只要肯拼肯闖,憑借村優質菜源和傾注心力高標準腌制,一定有市場有前景?!秉h支部書記歐永勝堅定地說。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