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連續兩個交易日大跌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5月19日上演先跌后反彈的走勢。
5月19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盤中一度跌破7.06關口報7.0615,較前一交易日大跌超300點,隨后受美元指數回落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反彈,并一度升至7.0188,16時30分收盤報7.0235,較上一交易日漲59個基點。
本周(5月15日-19日)5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貶值近1.26%,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貶值1.02%;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累計跌729個基點,跌幅近1.05%。其中,5月1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在岸和離岸市場雙雙跌破“7”這一整數關口。
招商證券指出,本輪人民幣匯率破“7”的背景中,經濟低于預期是關鍵,美元反彈是其次,“去美元化”邊際弱化是擾動。
該機構指出,人民幣中間價與中美實際利差趨勢相關性極其明顯,此前國內債券走強、美國通脹回落共振之下明顯壓縮了中美實際利差,人民幣匯率本身承受了一定壓力。但催化劑是顯著低于預期的4月經濟數據。
在跌破“7”關口后,市場更為關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本輪走低,會延續多久。
銀河證券指出,對中國經濟預期已經形成,而中國經濟的任何超預期都會帶動人民幣匯率也就會回升。這種對于經濟持續的觀察可能要到6月份,在此之前人民幣匯率都較為低迷。同時,美元的短期反彈給人民幣帶來壓力。在人民幣處于弱勢的環境下,美元的走高直接帶來人民幣的下滑,如果美元繼續上行,人民幣匯率的下滑就沒有結束。
“預計短期內(1-2個月)人民幣匯率可能繼續下滑,美元兌人民幣可能下滑至7.1元左右。人民幣匯率反轉需要等待美元反轉、中國經濟預期轉變的時刻,我們預計年末人民幣匯率會重新上行,預計在6.75元左右。”上述機構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