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航司對部分航線的運價調整幅度均保持在10%以內。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王真真)11月以來,國內多家航空公司對旗下運營的部分航線進行了調價。截至11月18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已從東航、廈門航空、山東航空、吉祥航空、春秋航空、首都航空等6家航司官網看到了部分航線調整運價的通知,其中東航、山航、首航3家航司11月以來已發布了兩次部分航線價格調整通告。
據東航官網顯示,今年11月12日起,東航上航對上海往返烏魯木齊、汕頭、沈陽等12條航線經濟艙公布運價進行上調;11月17日起,東航上航又對包括京滬、滬廣等在內的10條航線經濟艙公布運價上調,上調幅度在190元至280元、廈航則從11月17日起調整廈門往返北京、上海、杭州等7條航線的公布運價,首航從11月18日起調整了三亞往返石家莊、杭州往返烏魯木齊等7條航線的公布運價。上述航線的調整幅度在120元至360元。
(資料圖片)
7家航司11月以來調整的部分航線價格情況。圖/王真真
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觀察,7家航司對部分航線的運價調整幅度均保持在10%以內,其中東航執行的上海往返珠海、上海往返烏魯木齊,上航執行的上海往返烏魯木齊,廈航執行的廈門往返上海、泉州往返海口上調幅度最高,均為9.09%。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調價后,東航的京滬航線經濟艙全價突破2000元大關。據報道,京滬航線提價最早是在2018年6月,當時在多家航司的提價下,京滬航線經濟艙全價票從1240元漲到1360元。如今,經歷多次漲價的京滬航線經濟艙全價票已上漲至2150元,較2017年的1240元上漲73.39%。
另外,除京滬、京廣、廣深這類重要的商務航線以外,此次調價的航線還包括一些熱門旅游城市航線,如吉祥航空執飛的上海-海口、杭州-三亞等航線,廈航執飛的廈門-上海、廈門-杭州、廈門-長沙等航線。
民航業專家林智杰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根據民航局和發改委的規定,有三家以上共飛的航線采用市場調節價,且每個航季有一次調價的窗口。那么各航空公司在制定票價策略的時候,會優先選擇旅客量大,市場需求旺盛的一二線城市商務等航線。
至于部分航線調價后對旅客的影響,中國民航大學航空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表示,航司調整部分航線運價總體來說對旅客沒有影響。他認為,公布運價是天花板價格,實際價格受到季節、時刻、地點、航司之間競爭以及高鐵競爭等32個因素的影響,特別是高鐵方面的影響,頻次高、受天氣影響小、價格相對穩定,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機票實際價格。
李曉津表示,即使在個別熱門航線、時刻的航班上,航司也會采用收益管理方法,越早購買越便宜,起飛前也有可能降價促銷,不必擔心實際價格過高。此外,2020年以來,航空公司人工、維修、航油等成本不斷上升,燃油附加費是按照覆蓋80%上升成本設計的,但極低的客座率導致燃油附加費無法覆蓋燃油變動成本。因此,航司調整部分航線公布運價也是迫不得已,實際票價基本保持穩定。
林智杰也認為,平時機票本來就賣不到全價,普通旅客對漲價的感受不會太明顯。只有在節假日旅游出行旺季或臨近購票時,機票價格的漲幅會有影響。此外,林智杰也指出,旅客購買折扣票,金額差不多,但旅客獲得的積分權益以及退改簽費率會略微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