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京瓷公司8月30日發布消息稱創始人、名譽董事長稻盛和夫去世。稻盛和夫被稱為“經營之神”。公開資料顯示,稻盛和夫是迄今為止全球唯一曾創立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人。
曾向南大學子講述成功之道
(相關資料圖)
認為經營企業如登山
“驚聞稻盛和夫先生去世,內心十分震驚惋惜。”回憶起與稻盛和夫的交往,南京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商學院名譽院長、行知書院院長趙曙明感慨萬千。
趙曙明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作為日本企業家的代表人物,稻盛和夫先后創建日本京瓷、KDDI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并在78歲高齡之際重新出山挽救了瀕臨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如此智慧、能力和勇氣就算在企業家中也少有人及。作為社會活動家,稻盛和夫曾多次來訪中國,設立多項基金以資助中國困難學生。
“我在機緣巧合下得以與稻盛和夫先生建立淺淺的緣分,并有機會當面交流經營理念。”趙曙明回憶,2002年5月,正值南京大學百年校慶之際,他邀請稻盛和夫來到南京大學并參加“第四屆跨國經營論壇”。在校期間,稻盛和夫被聘為南京大學顧問教授,他作為時任商學院院長向大家介紹了稻盛和夫的成就且致賀詞,稻盛和夫隨后圍繞經營理念和人生哲學進行了演講。
2002年5月,稻盛和夫參加趙曙明主持的第四屆“跨國經營國際研討會”
記者查詢發現,新華網2002年5月曾報道過,稻盛和夫向南大的學子們講述了自己的成功之道,認為經營企業如登山。“人生出發之際,首先要設定人生目標,再確定符合該目標的哲學、人生觀。”在他看來,人生如同登山,經營企業也如此。經營企業首先要確定應該攀登什么樣的山。如果把目標定得高遠,隨隨便便的經營理念、思想就不可能達到目標,必須是高層次的哲學目標。
“僅樹立高遠的目標是不夠的,還要有堅持不輸于任何人的努力。”稻盛和夫把提高心性看作是人生的最終目的,而不是僅僅滿足于獲得很高的地位、很多的財富。經受考驗就是一個人打磨靈魂的最佳方式。
“利他”經營思想
是稻盛和夫留給世界的寶貴遺產
2018年11月,趙曙明帶領思謀會的企業家代表團前往日本游學,其間拜訪了日本京瓷總部,并與當地高層管理者進行交流。除此以外,趙曙明也在“盛和塾”與年輕企業家們分享自己對人力資源、對稻盛和夫思想的看法。
2018年11月,趙曙明帶領思謀會的企業家代表團拜訪京瓷總部
“我想,稻盛和夫先生留下的遺產是豐厚的,這些遺產絕不僅僅是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更是‘敬天愛人’、‘利他’的思想。”趙曙明介紹,為幫助年輕的經營者,稻盛和夫早在上世紀就組織“盛和塾”,隨后更是將自己的經營與生活理念編纂成冊。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思想卻是長遠的。
稻盛和夫曾提出,“自利則生,利他則久”。“自利”是人的本性,但只有心里時刻想著他人,才能讓事業和生活走的更長遠。
趙曙明認為,以稻盛和夫“利他”為代表的經營思想是非常珍貴的,這也是稻盛和夫留給世界的寶貴遺產。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燕
【人物名片】
公開資料顯示,稻盛和夫1932年1月21日出生于日本鹿兒島縣鹿兒島市,鹿兒島大學工學部畢業。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Kyocera),52歲創辦第二電信(原名DDI,現名KDDI,在日本為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
2010年2月稻盛和夫就任日本航空(JAL,現日本航空株式會社)會長,2012年2月擔任名譽會長,2015年4月開始擔任名譽顧問。1984年個人出資設立稻盛財團,擔任理事長(現在是創立者)。同時創設國際獎項“京都獎”,于每年11月對那些為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士進行表彰。
在稻盛和夫傳奇的商業故事中,重建日本航空公司是其最知名的“集大成之作”。
2010年1月日航宣告破產,78歲的稻盛和夫在日本政府再三邀請下成為日航重建的領導人。盡管周圍的人都強烈反對,稻盛和夫還是接受了這個艱巨的挑戰,原因有三:一是為了防止二次破產對日本整體經濟的惡劣影響;二是為保住留任日航員工的工作;三是為了維護合理的競爭環境,確保國民的利益。
僅用一年時間,稻盛和夫帶領日航扭虧為盈,從23221億日元負債,做到企業歷史最高的1884億日元營業利潤,實現了一個大“V”字的起死回生。
稻盛和夫與松下公司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創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并稱日本四大“經營之圣”。四人均創建了享譽世界的五百強的企業。??據中新經緯
校對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