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正文

世界觀天下!法制日報刊文:盲盒經濟不能有監管盲區

來源:揚子晚報2022-08-21 15:33:10


(相關資料圖)

火熱的盲盒經濟將得到有力規范。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盲盒經營活動規范指引(試行)(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規范指引涉及盲盒銷售、質量、售后等多個方面,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相對于傳統營銷方式而言,盲盒更具隨機性和娛樂屬性,因此頗受時下年輕消費者歡迎。近兩年來,盲盒經營模式快速蔓延至美妝、文具、圖書、餐飲等行業,一時間,大有萬物皆可盲盒之勢。然而,盲盒經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滋生諸多亂象:一些商家不明示抽取概率,導致個別消費者為了獲得稀有的“隱藏款”,不惜花費重金大量購買,助長了非理性消費;一些商家在銷售盲盒時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甚至借機兜售“三無產品”,讓盲盒消費變成風險之旅;還有商家將活體動物裝進盲盒銷售,

給衛生檢疫埋下風險隱患……這些行為不僅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而且嚴重影響正常市場秩序,亟須監管矯治糾偏。

為引導盲盒經營者誠信守法經營,今年1月,上海發布了全國首個省級層面的盲盒經營合規指引,對規范當地盲盒經濟發揮了積極作用。如何規范全國范圍內的盲盒經營活動,則需要國家層面給出指引。在此次征求意見稿中,監管部門明確盲盒經營者生產經營的商品,應符合法律法規關于質量、安全的要求,法律法規禁止銷售流通的商品,不得通過盲盒形式銷售;同時,經營者應將商品名稱、種類、抽取規則、隱藏款抽取概率、商品價值范圍等關鍵信息以顯著方式對外公示,并不得通過隨意調整抽取概率等方式誘導消費。這些要求都非常具有針對性,旨在給全國范圍內的盲盒經營者定規矩、劃界限,以保障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盲盒不應盲目經營,盲盒經濟也不該成為監管盲區。任何商業模式的創新、營銷形態的更迭,都不能以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為代價。期待規范指引經法定程序之后早日頒布實施,推動盲盒經濟健康發展,讓盲盒消費遠離誘導和欺詐,只留驚喜和樂趣。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