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正文

市場跌多漲少,機構出手“托舉”,自購規模已超23億

來源:揚子晚報2022-02-17 17:52:08

進入2022年以來,A股市場跌多漲少,上證指數已跌4.7%,創業板指更跌去14.5%。面對這種情況,不少資管機構出手,掀起一輪“自購潮”,據統計規模已超23億元。而高盛、瑞銀等國際投行,最近也發聲,表示看多A股在2022年表現。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燕

2月17日,上證指數收于3468.04點,微漲0.06%,兩市共有近3000只下跌。2021年12月31日,上證指數收于3639.78點,在2022年1月28日,創出3356.56的低點。這意味著,今年以來大盤最低跌了7.8%。盡管最近有反彈收復部分“失地”,依然跌了4.7%。而創業板指更是最多跌去18.4%,迄今仍跌14.5%。


圖源 Wind

包括基金公司在內的資管機構,掀起一輪“自購潮”。資料顯示,春節前易方達、廣發、匯添富、富國、南方、嘉實等公募對外發布了自購計劃。春節后,鵬華基金、中銀基金、長城基金等公募跟進自購。

2月8日,中銀基金公告顯示,近期已運用固有資金投資于公司旗下權益類基金總計1億元。具體看,中銀基金出資2500萬元申購中銀新財富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出資2500萬元申購中銀民豐回報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出資3000萬元申購中銀新經濟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出資2000萬元申購中銀高質量發展機遇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圖源 公告

2月11日,前海開源基金發布的《關于公司固有資金申購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的進一步公告》顯示,前海開源基金已于2月7日至2月9日期間運用固有資金5000萬元申購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并承諾持有3年以上。而早在1月28日,前海開源基金就對外宣告本次自購計劃:自購計劃公告宣布之日起5個交易日內以固有資金申購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合計出資金額將不低于5000萬元,并持有3年以上。

圖源 公告

春節之后,除了基金公司自購,基金經理個人也加入了自購潮。如南方基金1月27日公告稱,公司自公告之日起30個交易日內以固有資金申購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合計出資將不低于 5000萬元,并持有3年以上。2月11日,南方基金又發布公告稱,南方新興產業混合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羅安安出資100萬元認購南方新興產業混合基金。

圖源 公告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16日,2022年以來公募基金自購(包括公司層面和基金經理層面的自購)規模超過了23億元。

無獨有偶,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不少國際投行也看多A股在2022年表現。匯豐銀行(HSBC)稱,投資者對A股過于悲觀了。Wind數據顯示,1月份上證綜指下跌7.65%,是2018年10月以來最糟糕的月份。農歷新年以來,上證指數漲幅不到3%。該行分析師在幾天前的報告中表示,“投資者對A股實在太過悲觀了”,重申該行在2021年10月對中國股市的超配投資評級。該行分析師預測,今年上證綜合指數上漲9.2%,深證成份股指數上漲15.6%。

高盛(Goldman Sachs)在1月23日的一份報告中表示,MSCI中國指數預計今年將上漲16%,因為這一指數估值仍低于該行14.5的市盈率目標。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校對 盛媛媛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