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停水有一段時間了,洗衣做飯都成問題。”2021年1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融安縣紀委監委“室組地”聯動調研組到大將鎮太江村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專項監督時,有村民反映該村人畜飲水工程水管多次爆裂,無人維修,群眾飲水困難,水池成為擺設。
調研組立即建立問題清單,及時約談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人,要求對全縣12個鄉鎮的898個人畜飲水工程質量及使用情況進行全面排查,采取“一處一策”措施,加快整改。經排查,共發現存在水源規劃選址不科學、后續管理不到位等問題62個。目前已通過重新規劃建設、維修、加強管護等措施整改60個,切實解決了群眾的飲水問題。
“強化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全過程跟蹤督導,確保過渡期惠民政策資金真正惠及群眾。”自治區紀委監委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廣西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專項監督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自治區紀委監委制定專項監督工作方案,聚焦鄉村振興政策項目資金落實情況,深入一線蹲點督導,確保政策落實、項目落地、資金安全運行。
實行“聯動協同、蹲點督導”工作機制,自治區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分別深入巴馬縣、環江縣、天等縣等13個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了解當地制約鄉村振興政策項目資金落地見效的實際問題和群眾“急難愁盼”,綜合運用交辦問題清單、跟蹤督查整改、嚴肅問責等手段,督促聯系點抓好問題整改,發現并推動解決集體資金監管缺失、政策銜接不暢等7個方面41個問題。
2021年11月,百色市紀委監委督查組在田林縣開展蹲點督查時發現,舊州鎮那度村雖已如期脫貧摘帽,但村里通往油茶基地的山路窄,道路基礎條件差,每逢雨天,道路坑洼積水,群眾出行和開展生產勞動仍然困難。督查組立即組織當地政府、鄉村振興局等研究具體解決辦法,開展現場土地測量、制定線路布局,全程跟進監督項目專項資金落到實處。經各部門協同推進,一個月后油茶進入最佳采摘期,一條長3.8公里、寬4.5米的砂石路投入使用,大大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
河池市紀委監委針對鄉村振興惠民政策資金投入量大、使用鏈條長、監管難度大等問題,積極開展“紀檢監督向基層延伸試點”,選取宜州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建立鄉村振興村級廉情監督聯絡站,收集社情民意,加強與縣、鄉(鎮)紀委聯動,聚焦重點鎮、重點人群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解決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防止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出現返貧致貧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環江縣思恩鎮毛南社區廉情監督員在入戶走訪中發現,脫貧戶莫揚曼近年來發生兩次腦出血,現處于半癱瘓狀態,家中有一個年僅九歲的女兒需要照顧,無法外出務工,莫揚曼僅有城市低保B類一項經濟來源,生活十分困難,存在因病返貧風險。監督員立即幫助莫揚曼將低保類型申請提升至A類,并向鎮紀委反映情況,該鎮紀委督促歸口管理部門按程序將莫揚曼納入防返貧監測戶,有效降低返貧風險。(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監委 || 責任編輯 方慶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