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進入秋季 請警惕開車疲勞駕駛

來源:三秦網2023-09-25 08:51:04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李佳 實習生 劉夢圓)近日西安接連秋雨,天氣漸冷,不少司機朋友已經換上了長袖,開啟了車內空調暖風。車內溫度從清爽的夏日模式切換至溫暖的秋日模式,難免會在舒適中進入秋乏狀態。9月22日,西安交警發布提示,進入秋季請警惕開車疲勞駕駛。


(相關資料圖)

疲勞駕駛,是指駕駛人在長時間連續行車后,產生生理機能和心理機能的失調,而在客觀上出現駕駛技能下降的現象。疲勞狀態下,駕駛人會出現視線模糊、腰酸背疼、動作遲緩或有精力不集中、反應遲鈍、思考不周全等現象,人的注意力、判斷能力和反應能力都會隨之下降,容易導致操作不及時、不準確。當疲勞程度嚴重時,駕駛人甚至可能短暫睡著,完全失去對車輛的控制,極易導致交通事故。

什么情況下可能會疲勞駕駛?

氧氣因素

氧氣因素對小汽車影響尤為明顯。小汽車空間小、密封性好,經過一段時間行駛后,就很容易導致車內氧氣濃度下降,而二氧化碳濃度上升。人體就會感到頭痛、嗜睡、呆滯、注意力無法集中。

車輛行駛中,內循環模式開啟一段時間后,可切換為外循環模式,使車內外空氣流通,提高車內氧氣含量。

路況因素

高速公路開車發生犯困的概率要遠高于普通公路。封閉的高速公路干擾少、車速快、操作行為單一,同時視覺單調,胎噪、風噪比普通公路更大,由于長時間大腦缺少刺激反應,對人體形成催眠效果。

能量因素

開車在勞動強度上被劃分為中等體力勞動。一方面維持開車的姿勢,如:手勢抬高、腳尖翹起、肩腰部的支撐,都需要局部肌肉持續收縮而消耗能量,另一方面大腦的長時間專注更需要消耗能量。

時段因素

人的睡眠受人體生理節律的影響。在凌晨和下午是一天中覺醒水平最低的時段,人體的晝夜生理節律使得我們無論是否缺乏睡眠都會受到瞌睡的侵襲,因此,選擇在合適的時間段駕車或停車休息是重要的駕駛方法。

疲勞駕駛有多危險?

輕度疲勞

會出現換檔不及時、不準確等行為。

中度疲勞

會出現操作動作呆滯,有時甚至會忘記操作等情況。

重度疲勞

會下意識操作或出現短時睡眠現象,嚴重時會失去對車輛的控制能力。

眼睛一閉一睜

危險已至躲閃不及

如何避免疲勞駕駛?

應對辦法

開車前一天要保證充足睡眠,勿熬夜

注意勞逸結合,白天連續駕駛時長不要超過4小時,之后要停車休息至少20分鐘。若有夜間駕駛需求,連續駕駛時長不要超過2小時;

科學安排行車時間,盡量避免夜間開車,尤其是凌晨時段,白天則要注意避免午后時段;

長途駕車出行,盡量找一名搭檔,輪流駕駛;

避免長期保持一個姿勢開車,以免肌肉僵硬誘發疲勞,可在開車時小幅度調整坐姿和深呼吸;

開車感到疲勞,請勿“扛一扛”,疲勞駕駛屬違法行為!

西安交警提醒: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二條規定,駕駛機動車不得有下列行為:(七)連續駕駛機動車超過4小時未停車休息或者停車休息時間少于20分鐘。根據《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記分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機動車駕駛人有下列交通違法行為之一,一次記9分:(七)連續駕駛中型以上載客汽車、危險物品運輸車輛超過4小時未停車休息或者停車休息時間少于20分鐘的。第十一條規定,機動車駕駛人有下列交通違法行為之一,一次記3分:(十四)連續駕駛載貨汽車超過4小時未停車休息或者停車休息時間少于20分鐘的。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