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走!到長安見證“八大助力”帶來的和美鄉村新變化

來源:長安組工2023-08-22 18:49:25

一年來,長安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有關決策部署,創新開展“八大助力”行動,推動組織、高校、人才、產業、財政、文化、公益、政策等向一線集聚,全力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萬千行動”取得實效,為加快建設西部強區、奮力譜寫長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供堅強保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組織賦能

使命的力量在長安施展

建立“西安市長安區鄉村振興干部人才庫”,選派退出領導崗位干部、退休干部、新任職年輕干部等各類干部人才384人下鄉村指導服務,推動基層有效治理。組織100余名新招錄教師、37名醫護人員到鄉村支教、支醫,行業部門組建各類專業技術人才隊伍7支541人,為開展各類服務活動提供人力支持,服務鄉村振興大局更顯擔當。

高校賦能

智囊的加持在長安融合

充分發揮駐區高校人才聚集、知識密集和科教資源豐富等優勢,組建20個鄉村振興顧問團和專家工作隊,推動高校與全區232個村結對幫扶,使鄉村振興有“智庫”加持。健全校地融合聯席會議機制,組建長安區鄉村振興宣講團,多種形式開展主題班次、專題培訓班40余期,培訓9000余人次,全面提高鄉村振興系統干部專項業務素質,凝聚各方合力,打造特色鄉村。

人才賦能

共享的格局在長安形成

舉辦人才論壇、觀摩交流等活動,打造長安大講堂——周末大培訓平臺,搭建人才助力鄉村振興平臺,申報18名科技創新“西安英才計劃”青年人才項目,6名科技創新、基礎教育、文化非遺等領域高層次人才。累計引進市級評定各類高層次人才共2332人,引進急需緊缺人才1269名,其中教育類1047名、衛生類222名,構建人才賦能新格局。

產業賦能

經濟的騰飛在長安實現

按照“支部搭臺、村企共建、攜手發展”原則,引導企業和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發展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等新業態。大力實施千企聯千村,圍繞村企共建主題組織擂臺比武,促成71對村企共建;建立鄉村建設項目庫,入庫項目279個、總投資額21.88 億元。優化鄉村營商環境,促使產業驅動成效明顯。

金融賦能

發展的引擎在長安提速

發揮財政政策、資金的杠桿和導向作用,改善農村小型基礎設施,爭取各類涉農項目資金,依法依規減征免征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的各類經營性項目相關稅費,投入銜接補助資金8550萬元,爭取市級財政4030萬元,完成25個村“整村授信”,解決融資需求 1135 萬元,授信10.02億元,搭建融資對接平臺,互利共享質效有效提升。

文化賦能

新時代文明在長安品鑒

引導社會力量投身鄉村文化振興,統籌公共文化資源向農村一線傾斜,建成農村文化禮堂36個、國家一級圖書館5467平方米、國家二級文化館4010平方米,引鎮西堡村、黃良立邵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全區58人被推薦評議為中、省、市“好人”及道德模范,不斷提高鄉村文明程度,做大做強特色文化產業鏈,為鄉村振興持續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愛心賦能

希望的花朵在長安綻放

鼓勵引導慈善組織、社會愛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搭建多形式鄉村振興公益幫扶項目供需對接平臺,探索新時代慈善助力鄉村振興新路徑。為524名貧困大學生發放助學貸款700余萬元,為7000多名中小學幼兒園學生發放助學金472萬元,組織30個幫扶村慈善募捐29.4萬元,不斷增強鄉村振興的底蘊和動力。

機制賦能

成長的魅力在長安炫彩

建立表彰獎勵機制,激勵干部人才在一線建功立業。對到村工作期滿的干部人才,授予紀念獎章,并評選出“長安區鄉村振興貢獻獎”,給予5000元現金獎勵。評選7人為優秀長期駐村干部,3人為“強化基層治理、推進鄉村振興”青年人才首期培訓班“優秀班干部”、16人為“優秀學員”。樹立鮮明選人用人導向,以最大實惠、最優政策,鼓勵激勵各類干部人才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在長安

俯身求索 奔赴一線

扎根謀事韶華正好

在長安

踔厲奮發 見證改變

田間地頭也能發光

在長安

只爭朝夕 日新月異

村民笑容就是回報

來長安

感受“八大助力”行動

來長安

體驗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