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要聞
國家衛健委:我國醫師隊伍建設面臨區域不平衡等挑戰據央視新聞8月19日報道,“十三五”期間,全國衛生人員總量年均增長5%。截至2021年,我國共有醫師428.7萬人,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占比為50.1%。但我國醫師隊伍建設面臨區域不平衡等挑戰,下一步將從加強醫教協同、激勵保障等方面發力。
【資料圖】
兩部門預撥10億元,重點支持洪澇災害受災群眾救助8月19日,財政部會同應急管理部再次預撥10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重點支持京津冀及黑龍江、吉林等受災嚴重地區做好受災群眾救助等工作,保障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及早恢復災區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入冬前能夠回家或搬入新居。入汛以來,中央財政已累計下達各項防汛救災資金96.84億元。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點亮城市大屏致敬中國醫師8月19日,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新浪微博、城市之窗聯合發起“中國醫師節城市大屏點亮活動”,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重慶、西安、珠海、湖州八城標志性大屏相繼點亮,在第六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閃耀城市夜幕,照亮健康中國。
國家醫保局:390種藥品通過醫保目錄調整初審8月18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公告,公示2023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初步形式審查的藥品及相關信息,共包含目錄內、外西藥和中成藥390種。目錄外西藥和中成藥,包含阿伐替尼片、阿基侖賽注射液、阿可替尼膠囊等226種;目錄內西藥和中成藥,包含阿柏西普眼內注射溶液、阿貝西利片、阿加糖酶α注射用濃溶液等164種。
國家疾控局解答:新冠病毒EG.5變異株是什么?8月19日,國家疾控局發布新冠病毒EG.5變異株相關科普問答。EG.5?變異株占比在我國呈上升趨勢,但未發現其致病力明顯變化的證據,已建立的人群免疫力對EG.5變異株仍具有免疫保護作用。
醫療醫藥
2023年醫藥工業競爭力TOP20企業中康科技發布“2023醫藥工業競爭力百強榜”等系列榜單,其中,江蘇恒瑞、阿斯利康、中國生物制藥位列排行榜前三。
中國空間站已完成國際首例人工血管組織芯片研究8月18日,中國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李瑩輝在表示,在中國空間站任務期間,科研團隊完成了國內首例太空器官芯片研究,這也是國際上首例人工血管組織芯片研究,標志中國成為國際上第二個具有在軌開展器官芯片實驗和分析能力的國家。
第三十批援幾內亞中國醫療隊出征授旗8月18日,第三十批援幾內亞中國醫療隊出征授旗儀式在北京安貞醫院舉行。醫療隊由24名隊員組成,包括心內、神內、神外、中醫、普外等16個臨床科室,以及財務、總務等職能部門。他們將為當地群眾提供醫療服務、幫助當地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推進醫院建設、完善管理制度等任務。
南京醫科大學與常州市簽約共建南京醫科大學常州校區8月18日,南京醫科大學與常州市人民政府簽約共建南京醫科大學常州校區。新校區建設發展十大預期目標任務涵蓋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研創新、產業發展等重要內容以及建設一批高端創新平臺。
恒瑞醫藥上半年創新藥收入49.62億8月18日晚,恒瑞醫藥發布2023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實現營業收入111.68億元,同比增長9.19%。其中,報告期內創新藥收入達49.62億元(含稅),成為拉動業績增長引擎。繼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和凈利潤恢復正增長之后,公司業績保持穩步上升態勢。
尚健生物抗腫瘤1類新藥獲批臨床試驗8月19日,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官網公示,尚健生物申報的注射用SG1827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擬開發用于治療晚期惡性實體瘤。該藥有望成為抗PD-1抗體親密的“分子伴侶”,協同發揮抗腫瘤作用,是企業自主研發的創新型1類新藥,可以介導多種機制,協同發揮抗腫瘤效果。
社會熱點
兒科醫生朋友圈點贊多得滑不到底浙大兒院腫瘤外科主任王金湖在朋友圈分享了與患兒的故事,收獲了滿屏點贊,其中大部分點贊來自此前和王醫生互加微信的患兒家長。這滿屏點贊是患者的信任和肯定。
上海六院:已連夜處理窗口人員陰陽怪氣事件8月17日,男子在上海第六人民醫院與窗口工作人員發生爭執。起因為男子沒聽清講話多問了一遍,卻遭到了對方陰陽怪氣的回懟。對此院方回應:很重視,已連夜處理。
女生手術取出被戳進額頭20年鉛筆芯 ?8月16日,北京女生20年前把鉛筆芯戳進額頭皮膚里,眉毛上方有一小塊黑色。在醫院整形外科進行手術,將鉛筆芯取出,如今快半年時間,額頭還有一點小疤痕,皮膚表面一點凹凸不平。
男子拿了1瓶水暖心放回來8提水8月15日,浙江龍泉男子凌晨來到冰柜取水,準備離開時他看到冰柜上“給高溫下的工作者”字樣,幾分鐘后,男子回到愛心冰柜加裝了8提水,臨走前還撿走了垃圾。
退休女老師去世捐遺體8月17日,浙江麗水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現場和吳翠萍的親屬簽訂捐獻協議,辦理遺體捐贈手續。吳翠萍生前是一名老師,曾要求在自己去世后把遺體捐獻出去,以“大體老師”的身份再當一回老師。
健康提示
如何預防和治療成年人缺鈣?8月19日,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關節與骨病外科副主任醫師王健在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號發文表示,成年人缺鈣可以通過合理的飲食攝入補充鈣質;多曬太陽,有助于身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同時,積極進行適量的運動,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和預防骨質疏松。已出現缺鈣癥狀,可根據醫生建議,適量口服補鈣藥物。
關于野生菌的三個食用誤區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內科副主任醫師趙麗娟對《老年健康報》表示,不要隨意采摘、食用不認識的野生菌;不要在路邊攤購買野生菌;不要多種菌類混在一起吃,以免誤食毒菌;食用野生菌后,如果出現不適癥狀,如惡心、嘔吐、頭暈等,應立即催吐,飲用大量溫開水或淡鹽水,并及時就醫。
責編:王卓
主編:張赫
校對:喬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