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3年上半年,我國交通投資高位運行,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83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9.1%,增速比2022年同期提高了2.4個百分點。分方式看,鐵路完成投資3049億元,同比增長6.9%;公路完成投資13830億元,同比增長8.9%;水路完成投資936億元,同比增長26.7%;民航完成投資462億元,同比增長0.2%。《中國經營報》記者從7月31日召開的交通運輸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上述信息,
近年來,我國交通運輸投資規模不斷提升,2019年~2022年上半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分別達1.37億元、1.45萬億元、1.5萬億、1.7萬億元,增速分別為4.8%、6.0%、8.3%、6.7%。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李傳光表示,擴大交通有效投資是宏觀經濟擴內需、穩增長的現實需要,也是交通運輸補短板、調結構的務實舉措。交通運輸部將持續發揮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帶動作用,在保持既有投資規模基礎上,著力擴大有效投資,服務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李傳光強調,下半年交通部將重點做好5項工作:一是抓規劃,強化規劃引領,推進行業重大規劃修編出臺。二是抓引導,發揮好中央資金“指揮棒”作用。以聯網、補網、強鏈等方面為重點,加大中央資金保障力度,提高中央資金使用效益,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三是抓項目,持續推進交通重大工程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強重大項目跟蹤調度指導工作。四是抓要素,加強要素保障,會同有關部門統籌做好交通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等的銜接融合,加快推進新增用地、用海項目報批,推動項目落地實施。五是抓資金,拓寬交通運輸投融資渠道,支持金融機構發放交通運輸領域貸款。
上半年我國貨運量也持續增長,李傳光在發布會上透露,上半年,我國完成營業性貨運量259.3億噸,同比增長6.8%,其中,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分別完成貨運量25億噸、190.1億噸、44.2億噸和32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0.6%、7.5%、7.7%和6.4%。
上半年我國乘客出行量加快恢復,營業性客運量達43.2億人次,同比增長56.3%。全國完成城市客運量454.2億人次,同比增長15%。完成高速公路小客車出行量117.8億人次,同比增長39%,規模已超過疫情前同期水平。
近年來,交通運輸部積極推進公路建設、養護、運營等全流程數字化轉型工作。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郭勝在發布會上透露,目前交通運輸部正在組織起草公路數字化與智慧公路建設的政策文件,推動開展公路設計施工、養護應急、出行服務、市場治理、標準規范等方面的數字化專項行動和相關試點工作。同時,加強對智慧公路建設項目的指導,深化技術方案論證,加快推進濟青中線高速、京港澳高速湖北段改擴建等智慧公路建設。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