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趙希翔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臺風“杜蘇芮”來襲,我市啟動水旱災害防御IV級應急響應,各區縣立即進入戰時狀態,強化聯防聯控,加大重點區域排查力度,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突出防汛物資和應急隊伍保障,全力以赴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梳理362個風險點位,責任落實到人,確保安全度汛!”張店區強化防汛隱患排查,對城區的雨污水管線、檢查井、雨水斗進行掏挖、疏通和清淤,確保雨水排泄及時暢通。通過對轄區內6條河道、3處塘壩、1處水閘、16處鐵路下穿橋、7處高速公路下穿橋以及276處地下場所風險點進行梳理排查,形成防汛防控點清單,明確責任到人,全面做好應急處置各項準備。
淄川區對13條骨干河道、20座水庫、28座重點塘壩、46處地質災害點、180個山洪災害防御村等重點領域、重點點位“回頭看”,深入摸底核實,確保風險隱患“清零”。7月28日起,張相湖、淄城攔河閘提閘預泄,已騰空庫容迎汛,孝婦河沿線橡膠壩、液壓閘已全部塌壩運行。同時,對30公里城市防汛排水管網清淤情況和2761個雨水井蓖檢修情況進行再排查,及時清除隱患。
“各村做好值班值守,趕緊清理村莊沿線有可能阻礙行洪的沙土堆、柴火堆?!辈┥絽^池上鎮第一時間通過微信群轉發工作安排,各級防汛隊伍成員保持手機暢通,隨時接受調度。各包村干部對村內預警設施、防汛物資再巡查再檢查,確保關鍵時刻拿得出,用得上。同時做好重點區域人員轉移準備,災害點附近有安全隱患房屋住戶全部撤離,確保人民群眾安全。
周村區進入實戰狀態,密切關注臺風發展趨勢。各相關部門和鎮辦對防汛風險隱患和薄弱環節進行拉網式、地毯式再排查,特別是采空區、工礦企業、下穿橋涵、易積水點、城鄉危房等,確保強降雨期間責任人到崗到位。實行24小時值班制,落實汛期應急“叫應”機制,對各類防汛搶險物資裝備進行檢修調試,確保緊急情況下隨調隨用,嚴陣以待迎大汛。
臨淄區對城市主干道路、橋涵,各個易浸點、易澇點全面排查,利用“城市防汛視頻平臺”,在64處防汛監測點進行實時監測,第一時間掌握重點防汛部位的積水情況。同時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通過防汛監測預警平臺實現全區3個水庫以及重點河道的水位、流量等數據的實時監測。目前已落實410支7597人的應急救援隊伍,儲備應急搶險物資42類計11500余件,全力以赴確保汛期安全。
“全面部署,措施嚴密,嚴陣以待迎戰臺風!”桓臺縣啟動防汛應急預案,積極做好各項防汛防臺應急準備。目前桓臺縣水旱災害防御物資儲備庫儲備的30余種防汛物資處于“臨戰”狀態,出現汛情時能夠第一時間拿得出,用得上?;概_縣交通運輸建設服務中心啟動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加大農村公路巡查力度,深入一線排查各項隱患,針對易積水路段和鐵路橋下路段加強監測,實時掌握積水情況,嚴防形成積澇。
高青縣根據縣域實際制定應急預案,積極備足備齊實物儲備石料、鉛絲、麻繩及協議儲備砂石料、土工布、挖掘機等防汛物資,建立水利、氣象、應急部門等組成的14人應急搶險救援專家組,組建31支共計2303人的應急救援隊伍。同時309個行政村組建防汛搶險隊,做好24小時值班值守和各類風險隱患排查。派出各級各類檢查組145個,檢查地點720處,發現并立即整改問題138項。
沂源縣召開防范臺風部署會,針對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開展分析研判和指揮調度。應急、氣象、交通、水利等部門和鎮、村統一指揮、協同作戰,集結廣播、電視、報紙等多個平臺的“采編播”力量,引導群眾自主提前防災避險。全縣各部門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配足配齊巡查人員、技術專家和搶險力量,隨時做好應急搶險準備,確保安全度汛。
編輯:王磊
二審:王磊
終審:鄒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