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周婷婷)7月9日,在位于西安經開區的吉利汽車西安制造基地,焊接車間里機械臂揮舞,在不時飛濺的火花的映照下,一款款構件在生產線上彼此銜接……
“吉利汽車西安制造基地已成為吉利全球首個全架構、全能源、全車系智能‘黑燈工廠’,實現焊接、噴涂自動化率100%。”西安吉利汽車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衛陽說,隨著第二款純電產品的上市,西安吉利將實現燃油、混動、純電3種產品形態、5個車型的混線、共線生產。
【資料圖】
作為陜西汽車產業鏈的重要代表企業之一,不斷實現產能躍升的吉利汽車正是西安經開區持續做強主導優勢產業、做好戰略新興產業、做實基礎重要產業的縮影。
產業發展日益興旺、創新動能加快匯聚、體制活力持續釋放。
在建區30周年的嶄新起點,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支撐下,西安經開區錨定建設世界一流產業創新發展區奮斗目標,做強主導優勢產業、做好戰略新興產業、做實基礎重要產業,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產業領軍企業和有影響力的產業創新生態,努力打造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新突破的“經開樣板”。
構建世界一流產業創新生態
7月5日,賽迪顧問發布“2023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排名結果,西安經開區排名相比2022年提升6位,在經開區序列位居全國第14位、西部第一。
近年來,西安經開區搶抓西安“雙中心”和“秦創原”建設機遇,依托區內龍頭企業形成的技術創新優勢,構建了基礎研究、科技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集聚相互支撐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形成了以大企業創新為特色、產學研協同聯動的產業創新集群。
一批世界一流的領軍企業群體加速成長——隆基綠能在全球光伏領域主導國際行業標準;陜汽作為我國重卡行業的“排頭兵”,在全球重卡領域舉足輕重……截至目前,經開區擁有各類創新平臺487個,高新技術企業588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65家,上市掛牌企業31家,其中上市企業1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20家,總市值850億元,儲備上市后備企業65家,已成為引領秦創原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作為全省首個工業產值過千億元的先進制造業基地,西安經開區堅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聚焦建設“秦創原先進制造業示范帶”,深入推廣“西北有色院模式”,大力實施技術創新、企業創新、環境創新、機制創新、模式創新與開放創新“六大創新”,建設一批未來產業孵化平臺,打造一批未來技術應用場景和標志性產品,努力站上未來產業的風口。
不僅如此,聚焦企業端應用研究、產品開發、成果轉化,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支撐下,西安經開區持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大力推進“從1到10、從10到100”的產業創新,著力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地,建成一批小試中試、專業孵化、特色園區平臺載體,帶動傳統制造業向高端化、數字化、智能化邁進,形成3個千億元級、3個百億元級創新型產業集群,在創新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頂尖人才引育等方面形成可復制推廣的“經開經驗”。
引領城市“北跨”發展
北跨發展,經開先行。3月14日,西安市舉行“西安經開區渭北新城秦創原先進制造業示范區”揭牌儀式,經開區全面管理渭北新城秦創原先進制造業示范區,意味著西安“北跨”戰略取得階段性進展。
秦創原先進制造業示范區所在渭北新城區域,是經開區最大的功能板塊,也是經開區發展先進制造業的“主戰場”和“增長極”,在《西安市推進“北跨”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和經開區“四新”戰略引領下,著力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深度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全力打造秦創原先進制造業示范區和西安“北跨”先導區。
按照規劃,渭北新城重點發展汽車和工業電子、航空動力、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食品飲料5個重點產業和新材料新能源1個新興產業,打造“5+1”產業發展格局,積極推進航空動力產業集群、新材料產業集群的高質量項目落戶,全力構建全鏈條產業生態。近年來,隨著青島啤酒、德國依必安派特風機、伊思靈華泰、西北有色院賽特思邁、海爾虛實網、臺灣福貞等行業龍頭企業陸續落戶,初步形成以消費品制造、汽車零部件配套和高端裝備為主導的產業集群。
今年,經開區超過70%的市級重點項目均布局在渭河以北的渭北新城和涇渭新城,為西安市加快推進“北跨”提供了重要產業支撐。其中,備受關注的賽特高端稀有金屬棒絲材及制品產業化項目,專攻航空航天緊固件、生物醫療、精密鍛件和多用途鎳鈦四大領域鈦材產品。目前,重點設備集中進廠正在安裝調試中,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工業產值約9.7億元。
此外,隆基綠能年產20GW單晶硅棒、24GW單晶電池及配套項目、絲路軌道交通產業園項目、新材料產業研發中心及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項目、陜汽商用汽車創新中心及產業鏈項目、寶石花總部經濟中心、中建科技智能裝配建筑生產基地及西北區域總部項目……一系列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大項目先后簽約落戶,經開區產業集聚效益日益凸顯,引領城市“北跨”加速發展。
進軍世界一流產業創新發展區
今年6月8日,在掛牌成立30周年的歷史時刻,西安經開區重磅發布《建設世界一流產業創新發展區總體方案》,一幅宏偉的未來畫卷呈現在世人面前。
培育出一批世界一流的產業領軍企業和有影響力的產業創新生態,充分發揮領軍企業聚集、產業基礎厚實的優勢,著力做優傳統產業,做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成長型產業,重點發展6大未來產業集群,打造以未來汽車、未來能源、未來材料為代表的“千億元產業”,以未來航空、未來健康、未來數字為代表的戰略性“百億元產業”,以都市服務、生產服務、健康食品為代表的“十億元產業”,構建“千百十億”現代化產業體系。
根據規劃,2035年,經開區將培育出一批世界一流的產業領軍企業和有影響力的產業創新生態,工業產值突破萬億元,建成“世界一流產業創新發展區”。結合產業定位和奮斗目標,西安經開區融合四大片區空間發展思路和未來產業發展藍圖,規劃構建了“一帶一心、四城十組團”的總體空間格局,為萬億元級工業體量提供了足夠承載空間,更為西安市打造秦創原“一總兩帶”總格局增添了強勁動能。
以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為引領,西安經開區持續抓項目、補鏈條、壯產業,推動全省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未來進軍。可以預見的是,以渭河城市生態發展帶為軸,經開區著重強化創新產業布局,注重全要素服務保障,大渭北產業創新中心正在加速形成,將成為西安打造國家創新名城的靚麗新名片。
“30年的改革發展成果和品質一流的產業發展空間,決定了西安經開區有責任、也有機遇,通過打造具有世界一流的高能級領軍企業群體、高韌性科技創新集群、高水平先進制造業基地、高濃度現代產業生態的產業創新區,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取得創新突破。”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