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將至,過去幾年間大會促成的相關落地成果正逐步顯現。
在去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上海螞蟻鏈產業創新中心正式揭牌。近日界面新聞獲悉,落成至今,該中心已吸引16家來自全國多地的企業,入駐率超過50%;孵化服務企業19家,其中8家為高新技術企業,“數智化”產業集中率達到79%。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去年8月,上海首個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項目在靜安區北高新園區啟動,位于市北高新園區的“區塊鏈生態谷”也是上海首個以區塊鏈為主要業態的園區。政企合作下,70家左右的區塊鏈企業在這里走過了“從0到1”的創業階段。
一個重要背景是,2020年以來,上海大力推進區塊鏈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工作。
《上海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指出,落實“四個新賽道”“五大未來產業”行動方案中,要發展區塊鏈、等數字新經濟,推動元宇宙重大應用。《2021年中國城市區塊鏈綜合指數報告》顯示,上海區塊鏈綜合指數位列全國第二,全國具有投入產出的區塊鏈企業近1400家,上海約占1/4,包括螞蟻鏈、萬象區塊鏈等企業。
靜安區是上海市唯一的國家級區塊鏈創新應用綜合示范試點,而市北高新園區目前的產業發展路徑是“云數智鏈(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區塊鏈生態谷則是完成上述任務的核心平臺。界面新聞了解到,園區企業年均創造稅收約90億元左右。
作為一種降低商業信任成本的技術,區塊鏈被看作是數字經濟時代的信任基礎設施,其分布式賬本的設計框架與傳統的互聯網技術不盡相同。螞蟻鏈通過旗下OpenLab開放自主研發的區塊鏈技術,幫助產業園的企業快速搭建區塊鏈應用。以上海魔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為例,這個首批入駐的企業通過螞蟻鏈的技術和園區的生態資源支持成長迅速,逐漸服務50余個產業場景。
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魔橙采用螞蟻鏈的區塊鏈技術,已為不少新能源車企搭建私域信息的可信共享平臺。魔橙科技創始人陳敏濤表示,“區塊鏈的發展需要產業上下游的系統性支持,自己背著獵槍打獵很辛苦。”而市北作為國家級區塊鏈產業示范園區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理解國家和行業政策,與螞蟻鏈的合作也加強了公司產品和服務企業的能力。
此外,園區入駐企業逐漸在食品溯源、游戲、存證貨運保險等場景實現了區塊鏈應用的落地。
據了解,市北高新區塊鏈生態谷接下來將按照國家級區塊鏈應用創新綜合示范區建設的總體要求,圍繞“1+1+N”的發展戰略,打造一批標桿應用和典型示范項目,以創新生態培育激發產業活力。“1+1+N”中, 第一個“1”是指上海科學院區塊鏈研究所,第二個“1”是指上海螞蟻鏈產業開發創新中心,“N”指拓展更多的應用場景、集聚更多的優質企業。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