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去年,今年上半年投行“一哥”換人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隨著上半年結束,半年融資市場排名也宣告出爐。上半年備受關注的IPO募資規模同比下降,降幅約20%。中信證券替代去年榜首的中信建投,主承銷收入重回上半年榜首。
數據顯示,按照發行日口徑計算(下同),今年上半年共有445家次企業實施了股權融資,共募資5765.8億元,去年同期數據為357家次和6477.11億元。另外,92家券商完成債券承銷規模6.17萬億元,同比增長12.18%。
從上半年券商股權類承銷收入來看,56家券商合計攬入140.2億元的承銷收入(含IPO、增發、配股、優先股、可轉債),同比增長6.3%。其中IPO項目收入占到九成。投行業務收入馬太效應顯著,排名前五的券商市場份額占比51%,排名前十券商市場份額占比72%。中信證券以24.65億元的主承銷收入占據榜首,且遙遙領先。
上半年IPO募資規模同比降19.45%
今年上半年IPO合計募資約2095.7億元,同比下降19.45%;從IPO家數來看,上半年共有191家企業完成IPO,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為176家。
相較而言,今年上半年IPO家數多了,但是總的募資規模卻下降了。
有投行人士分析稱,去年之所以IPO募資總規模大,可能因為去年有幾個大的項目,拉高了單家融資金額。比如,去年上半年上市的中國海油,募資總額323億元;晶科能源于去年1月上市,募資規模也達到100億元。今年可能平均單家IPO企業的募資規模要小一些。
中信證券股權承銷收入居首
從券商股權類承銷收入來看,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56家券商合計攬入140.2億元的主承銷收入(含IPO、增發、配股、優先股、可轉債),較去年同期的131.89億元略有上升。其中IPO、增發、可轉債的承銷收入分別為126.61億元、8.9億元和4.6億元,IPO項目收入占到九成。
今年上半年,股權主承銷收入超10億元的券商有4家,超3億元的有13家。中信證券一家遙遙領先,攬入收入24.65億元,比第二名的中信建投多出9億元。
從市場份額集中度來看,排名前5的券商市場份額為51%,前10券商份額為72%,前20券商份額89%,投行業務收入馬太效應明顯。后面36家券商僅僅只占約10%的市場份額。
單從券商投行收入來看,前五券商依次為:中信證券(24.65億元)、中信建投證券( 15.77億元)、海通證券(12.50億元)、華泰證券(10.16億元)、民生證券(8.44億元)。
第6名到第10名的券商分別為:中金公司、國泰君安、申萬宏源、興業證券、國信證券。
而在2022年,中信建投上半年主承銷收入高達18.10億元,超過中信證券(17.98億元)成第一?!澳嬉u”的原因主要是由于IPO收入大幅增長,2021年上半年中信建投IPO收入為6.96億元,而2022年上半年則為16.40億元,IPO承銷家數達到22家。
6家券商上半年保薦IPO數量超過或等于10家
從IPO承銷金額來看,今年上半年,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分別以330.94億元、280.80億元排名第一、第二,中金公司、海通證券、華泰證券緊隨其后。
在IPO承銷家數方面,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分別以22家、18家的數量領跑,華泰證券、海通證券、民生證券、申萬宏源等6家券商上半年IPO數量也在10家或以上。
據悉,申萬宏源今年上半年保薦的IPO數量取得了歷史性的成績,并列行業第5名。
16家券商債券承銷規模超千億
今年上半年,91家券商完成債券承銷規模6.17萬億元,同比增長12.18%;總承銷債券數量達到1.67萬只,同比增長8.4%。
從券商排名來看,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分別占據上半年債券總承銷規模的狀元、榜眼,總承銷規模分別為8532.11億元、6865.14億元;華泰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則分居第三至第五名,3家上半年總承銷債券金額均超4000億元。共有16家券商上半年債券總承銷規模超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