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路洪祿 安萌 孫平安 記者 李佳)術后第2天,患者李先生像換了一個人,頭不暈了,右手不麻了,眼睛看東西更亮了,反應也靈敏起來,這些變化正是得益于頸動脈內膜切除術。6月27日上午,在西京醫院神經外科蔣曉帆主任的指導下,林偉副主任團隊聯合九八六神經外科、麻醉科團隊成功開展醫院首例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CEA),標志著醫院卒中中心在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外科治療方面有了突破性進展。
(資料圖片)
患者李先生,48歲,今年6月初因“左額葉急性腦梗死”在外院行頭顱CTA提示:左側頸內動脈起始部低密度斑塊,管腔重度狹窄,伴有間斷性右上肢麻木不適等癥狀,給予保守治療后,效果改善不明顯。為求進一步治療,專程到西京醫院就診。
神經外科林偉副主任團隊看過病人后考慮,患者左側頸內動脈起始部重度狹窄,近期出現的急性腦梗死與顱內血流供應下降相關。為防止斑塊脫落造成更嚴重的腦梗死,建議患者盡快手術治療,并第一時間安排患者在西京醫院神經外科四病區—九八六病區住院進行術前準備。
入院后,九八六醫院神經外科趙永博主任立即安排患者進行全腦血管造影檢查,對患者斑塊的位置和狹窄程度精確定位、測量,為CEA手術的安全展開做好保障。同時與麻醉科賀顯建主任多次溝通,使用腦氧監測設備確保術中臨時阻斷動脈血流時腦組織供氧的安全。
經過充分準備,6月27日上午,手術如期展開。西京醫院神經外科林偉副主任團隊帶領兩院醫生團隊通力協作、操作熟練、步驟嚴謹,從臨時阻斷動脈血流切開血管到縫合結束后解除血流阻斷,用時不超過20分鐘,使患者頸內動脈重新恢復通暢,大腦獲得正常供血,且很好地保證了患者術中及術后的安全。
術后患者清醒,恢復良好。次日查房,患者自述頭暈及肢體乏力等癥狀明顯改善。
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既是九八六醫院成功實施的首例CEA手術,也是對科室常規開展頸動脈狹窄支架植入術(CAS)的有益補充,必將推動醫院卒中中心建設再上新臺階。隨著這項技術的成熟落地,九八六醫院在治療頸動脈狹窄患者的手術選擇上,可以根據患者的需求和斑塊特征選擇個性化的手術方式。
科普小知識: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是切除增厚的頸動脈內膜粥樣硬化斑塊,預防由于斑塊脫落引起腦卒中的一種方法,是預防腦梗塞的疏通式手術,已被證明是減少頸動脈狹窄患者腦缺血表現的一種安全和有效的方法,是死亡率和并發癥率很低的外科手術。
(1)適應癥為:頸動脈狹窄程度≥70%的無癥狀患者;頸動脈狹窄程度超過50%的有癥狀患者;規范藥物治療反復發作短暫性腦缺血;支架植入術后再狹窄等。
(2)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的優點:該手術在直視下操作,可直接看到斑塊的形態并將之切除,療效確切,可徹底根治頸動脈狹窄;血管不放植入異物,費用更低,術后對抗血小板藥物的應用要求沒有CSA術后那么嚴格,可減少一部分抗血小板相關的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