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吳瑞剛 楊新宇)近年來,寶雞市鳳縣圍繞城市基層黨建規律和社區治理特點,實施城市黨建“聚力”行動一攬子工程,通過“六個聚力”舉措,統籌整合黨建資源、行政資源和社會資源,不斷推動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有機融合,傾力打造平安型、便利型、美麗型、幸福型“四型”城市社區,有效提升服務群眾水平,切實激發城市基層治理新動能。
(資料圖片)
聚力網格管理 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優化社區網格設置,“多網合一”發揮效能。鳳縣立足縣情實際,綜合多方因素調整優化社區管轄范圍,按照“多網合一、一網多用”原則,將城區現有網格與文明創建、疫情防控12個網格有機整合,進一步規范五級網格組織體系,推動145個駐區單位及物業企業負責人、老黨員、老干部等群體進網報到,實現社區網格黨組織全覆蓋。建立社情民意反饋處置高效運行機制,通過“群眾反映問題、網格匯總上報、社區召集商議、單位協同處置、結果公開反饋”工作流程,充分發揮好網格黨組織、黨員中心戶、樓棟長和報到單位、物業企業作用,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聚力社區建設筑牢城市治理堅強堡壘
加強人才與設施建設,夯實基礎拓展功能。鳳縣立足工作實際,從發展謀劃、工作落實、管理協調能力出發,每年對社區黨組織書記進行履職培訓。突出實戰實訓,將2個居民小區作為社區實訓基地,同步對其他社區工作者開展現場教學。探索“社區導師幫帶制”,組織社區工作者參加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建立“社區導師庫”,發揮“傳幫帶”作用。優化以黨群服務中心為基本陣地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布局,結合工作實際和群眾需求豐富拓展服務內容,設立黨代表工作室、午間驛站、創業孵化基地等特色服務場所,打造出2個高標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聚力黨建聯建 實現物業服務兜底保障
緊抓業委會作用發揮,推進社區物業協調共治。鳳縣以無物業小區為重點,進一步完善業委會組建、調整、管理、運行機制,加強對業委會成立、換屆等工作的組織和指導,嚴格人選把關,全縣共組建業主自主管理委員會89個,基本達成無物業小區業委會全覆蓋,實現小區居民自我管理和基本服務的有效保障。健全完善黨組織引領下的社區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協調運行機制,組織社區居民有序參與城市基層社會治理,協同解決物業管理重大矛盾糾紛,真正做到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
聚力新興領域 引導企業融入基層治理
加強新興領域黨組織建設力度,推動新就業群體融入城市基層治理。鳳縣以快遞物流、外賣配送等新興領域為重點,從屬地、行業雙角度切入,結合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定期摸排新就業群體中黨員底數,加大行業先進模范人物發展入黨力度,推動行業基層網點黨組織建設。引導快遞物流、外賣配送網點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開展黨建聯建,組織快遞員、外賣送餐員中的黨員就近就便參加社區志愿服務等活動,發揮他們在疫情防控、平安建設、文明創建等城市基層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聚力互聯互動 在職黨員常態長效下沉
常態化開展“雙報到”工作,下沉力量支援社區。鳳縣持續深化拓展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進社區“雙報到”機制,每年組織58個單位與社區簽訂共駐共建協議,145個黨組織前往社區報到,對接群眾需求列出服務項目清單,進行項目化管理。圍繞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社區堅持吹響“日常哨、攻堅哨、應急哨”三聲哨,1000余名黨員按照“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三單制管理模式,根據自身特長主動認領服務事項、作出服務承諾、參與志愿活動,力所能及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3000余件。68位包抓單位、駐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擔任社區兼職委員,形成“力量下沉、快速響應、多方協作”的城市基層治理“新常態”。
聚力四項機制 構建多方協同工作格局
建立城市黨建“四項機制”,保障“聚力”工程高效運行。建立城市黨建聯席會議制度,通過共謀共商及時研究解決具體問題,抓好工作謀劃、加強工作協同、凝聚工作合力。建立“互聯互動”服務機制,把業委會、物業企業服務項目列為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內容,督促業委會、物業企業參與社區建設與治理。建立考核反饋評價機制,按年度對包抓單位、共駐共建單位、物業企業開展工作成效評議考核,倒逼責任落實。建立社區議事協商會議機制,定期召開社區黨建聯席會議,積極對接相關職能部門、駐區單位,共同推動問題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