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蒜薹抽出幸福生活節節高

來源:三秦網2023-05-10 11:49:24


(資料圖片)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羅文艷 記者 胡琳)5月8日,臨潼區何寨街道圣力寺村的農牧澤農大蒜種植基地里,田間地頭處處彌漫著淡淡的蒜香,在綠油油的蒜田里,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抽蒜薹的時機很重要,抽早了太嫩容易斷,抽晚了蒜薹太老不利食用。” 目前,正是蒜薹收獲的季節,圣力寺村的村民董亞飛和工人們正穿梭在蒜田里忙著抽蒜薹、捆扎,搬運。

“大蒜種植基地離我家很近。我在這上班,一個月差不多可以掙3000元左右,既能補貼家用,還能照顧上娃,挺滿足的。”在大蒜基地務工的董亞飛說。圣力寺村之前主要以傳統糧食種植為主,村民收入較低。 2022年10月,在技術幫農、產業扶農、電商助農等政策支持下,何寨街道為圣力寺村引進了農牧澤農大蒜種植項目。該項目通過流轉土地,采用機械化方式種收大蒜,僅土地流轉費就增加了 90 余戶村民的收入。 此外,大蒜種植基地還一次性吸納20多名固定工人,農忙時期還會招聘臨時用工百余名,讓一大批群眾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基地現種植大蒜230余畝,一年兩收,畝產大蒜達4000斤、蒜薹800斤。大蒜收獲后還可額外播種一茬水果玉米,一畝地的平均年產值大約是1.2萬元,遠高于傳統種植方式。”農牧澤農大蒜種植基地負責人李凌霄說。依托農牧澤農大蒜種植基地提供的種植技術、機械支持,圣力寺村黨員及村民代表帶頭種植大蒜,形成具有圣力寺村特色的大蒜種植產業鏈。

“為了拓寬大蒜銷售渠道,在街道的支持下,我們村大力發展電商,建成了鄉村振興直播基地。”何寨街道圣力寺村黨支部委員曹飛行說。解決了銷路問題,村民種植大蒜也就沒有了后顧之憂。據了解,僅5月6日一天,通過直播銷售蒜薹,一小時內的銷量就達2萬余斤,銷售額近七萬元。

大蒜種植是何寨街道發展特色經濟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何寨街道依托平坦的地勢、肥沃的土質,便利的水利和灌溉優勢,通過建立“集體經濟+企業+農戶”的聯農帶農機制,打造了獨具特色的農業、養殖業等致富產業,持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

“我們在鞏固現有特色產業發展成果的同時,通過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土地流轉、引企注流等方式,擴大大蒜種植、浩民養殖廠等項目規模,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何寨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賈美遠說。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