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發愁車子刮了耽誤時間怎么辦,沒想到十幾分鐘就解決了。”4月18日上午9點40分,市民謝女士和孫先生在市區錦繡路駕駛車輛過程中,不慎發生了碰撞,兩位當事人迅速報警后,9點52分,這起交通事故就處理完畢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本需要等待多時才能處理的交通事故,怎么短短12分鐘就處理完了?這都得益于“浙里快處”交通事故快速處理應用平臺。
一鍵報警
輕微交通事故快速處理
交通事故發生后,謝女士和孫先生打開了“浙里辦”APP內的“浙里快處”平臺一鍵報警,根據提示填寫信息并拍照取證后,將車輛移到了路邊。
一鍵報警后,當事人謝女士和孫先生上傳了事故現場照片,輸入車牌號和駕駛證信息。交警部門核實事故信息后,對事故責任進行了認定,謝女士在變更車道過程中影響了孫先生正常行駛的機動車,因此判定謝女士全責。平臺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雙方簽字確認后就可駕車離開。從事故發生到處理完畢撤離現場,一共只花費12分鐘時間。
據了解,“浙里快處”應用平臺主要適用于非傷人輕微物損交通事故,即機動車在道路上發生不涉及人員傷亡,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且無酒駕、醉駕、無證駕駛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的損失輕微的交通事故。
“浙里快處”應用前,車輛如果發生了交通事故,一般情況下需要當事人電話報警,保留事故現場,等待交警現場勘查取證,同時還要向保險公司報案,給車輛定損。由于當事人不敢挪動現場的事故車輛,極易造成道路擁堵或引發次生事故。平臺應用后,事故當事人只要通過手機“浙里辦”APP、微信小程序、短信H5鏈接等端口進入“浙里快處”報案取證,就可快速撤離現場。當事人還可實時掌握警情受理、事故認定、保險理賠等信息。
記者揭秘
“快速處理”全流程
溫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二大隊“浙里快處”工作專班人員介紹,每天上午7點到晚上8點,會有民警實時線上處理交通事故。那么,在謝女士和孫先生報警之后的12分鐘,這起交通事故究竟是怎么處理的呢?記者來到溫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二大隊“浙里快處”工作專班進行了實地探訪。
9點40分謝女士和孫先生一鍵報警后,民警就在“浙里快處”系統上受理了警情,并立即調取事故發生現場的監控,依托跨部門數據,對當事人身份、車輛、保險信息等數據進行自動比對,核實事故信息、實現遠程取證、在線定責。
系統向當事人發送了短信鏈接,等待兩位當事人查看事故處理內容,確認無誤簽名后,就可以通過鏈接查看《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也可以在“浙里辦”直接查詢。事故處理完成后,交警部門會將相關事故信息推送至當事人的保險公司,后續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將會與當事人對接,進行快速理賠。
9點52分,“浙里快處”向謝女士和孫先生發送了《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這起交通事故僅花了12分鐘就處理完了。而在過去,交通事故的雙方當事人可能需要在現場等待交警前來處理,如果有糾紛,還需要在第二天前往事故處理中隊查看監控并現場調解。
溫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相關人員介紹,“浙里快處”系統的應用節約了不少車主的時間,將小額簡易案件定損時間從平均2天縮短至1天內,有效提高了事故處理和理賠的效率。將輕微交通事故通過線上處理,還可以減少事故擁堵,提升通行效率,提升交通參與者們的通行體驗。
原標題:
減少事故造成擁堵,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浙里快處”平臺一鍵報警十幾分鐘處理交通事故
見習記者張瓊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