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曹林 記者 陳奮翔)今年以來,咸陽市長武縣彭公鎮緊緊圍繞縣委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安排部署,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聚焦立德鑄魂、文明實踐、文化建設,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努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以鄉風文明建設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突出立德鑄魂,凝聚奮進力量。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結合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采取集中輪訓、舉辦培訓班、黨課宣講等形式,用“小故事”講“大道理”,用“鄉土話”傳“新思想”,讓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飛入尋常百姓家。
突出文明實踐,架實干群橋梁。持續提升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依托黨群服務中心、“七室一院”、道德講堂、講習所、文化活動中心等文化場所,實現鎮村平臺聯動、資源流動,做到“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提升“一院四色”志愿服務品牌,不斷壯大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隊伍,開展人居環境衛生整治、防汛抗旱以及為鰥寡孤獨老人上門服務等系列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推動文明實踐見行見效,架起干群“連心橋”。
突出文化建設,弘揚時代新風。依托豳風孝風家風“三風文化”、槐莊民俗旅游、孝文化研學教育基地等現有資源,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定期開展農民豐收節、道德模范表彰大會,組織舉辦送戲下鄉、全民健身等文體活動,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持續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加快釋放文化產業動能,全面提升“人文彭公”知名度,力爭再創建一批省級美麗鄉村宜居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