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聚焦:金臺區黨建領航“ 1234 ” 工作法 持續賦能鄉村振興

來源:三秦都市報-三秦網2023-02-14 17:42:54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寶雞市金臺區圍繞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聚焦區第十六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通過“把握一個抓手”“發揮兩個作用”“鍛造三支隊伍”“實現四治融合”,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鄉村高質量發展。


(相關資料圖)

把握一個抓手。 以區委辦、區政府辦名義印發《關于黨建引領奪標“雙強四美”紅旗村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方案》。

在全區農村基層黨組織中以創建 “支部班子強、集體經濟強 , 產業美、鄉風美、治理美、生活美”紅旗村活動為抓手, 堅持黨建引領推鎮抓村工作導向, 充分運用區委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領導小組的議事協調機制,整合區級各部門工作力量,將資源向農村傾斜,將力量向農村下沉, 按照“因村施策、梯次推進,競爭擇優、動態管理”的原則,采取“ 鎮街初評申報 、 區級核查驗收 、 區委命名 表彰 ” 的程序 , 整區推進、全域提升,著力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具有較強示范帶動作用的“ 雙強 四美” 紅旗村黨組織,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發揮兩個作用。 發揮村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的模范先鋒作用,在產業發展、帶富致富方面持續發力。開展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將集體經濟薄弱村納入整頓范圍,按照“一村一策”制定整頓方案,促進后進黨組織轉化提升。

金河鎮寶豐村因集體經濟薄弱被確定為2022年度軟弱渙散村,在鎮黨委的鼓勵和支持下,村支部班子打消顧慮,積極謀劃發展項目。針對塬區村地多人少的實際,確定糧食規模化種植的思路,向區農業農村局申請配置價值125萬元的大型農機具6件,流轉土地1280畝,規模化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僅一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80余萬元。 大力評選表彰“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樹立干事創業的良好導向。

金河鎮永利村黨支部書記寧廣紅心系家鄉發展,放棄個人事業返鄉創業,短短三年間將永利村打造成 集鄉村旅游、果蔬生產、農產品加工為一體的產業興旺村 ,并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寧廣紅 被推薦為省級“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全區以此活動為契機,大力弘揚時代精神,以榜樣的力量激勵黨員敢為人先, 全力 以赴 投入 到 鄉村振興的 火熱 實踐中。

鍛造三支隊伍。 建強村黨組織書記、農村實用人才、駐村第一書記三支隊伍。實施“頭雁培育”工程,圍繞鄉村發展、基層治理等內容,

精心組織新年“第一課”,對全區村黨組織書記開展 “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提升頭雁隊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能力和水平;依托寶雞職業技術學院、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兩所高校, 全面動員,深入挖掘農村青年人才參與“鄉村振興領跑人”學歷提升工程,培養一批農村實用人才;

在駐村第一書記日常管理中推行清單式管理機制,區分區級部門、鎮街、派駐單位、第一書記個人四個層面,將各自職責分類陳列,通過督導檢查、實地觀摩等形式進行量化評分,推動駐村第一書記履職盡責,助力鄉村發展。

實行“四治融合”。 提升村黨組織工作的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 推行網格化治理,建立村黨組織—黨小組—黨員聯系戶制度, 整合農村現有各類網格資源,實行“多網合一、

一網多能”,推動網格工作力量在平安鄉村、法治鄉村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大力培育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農村社會組織,積極發展農村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強化村級民主協商和村務監督,推動群眾回歸鄉村治理主體地位,構建村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智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格局。

中山西路街道勝利村以黨建為引領、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促和諧、以智治提效能,依托區位優勢、生態優勢和文旅資源優勢,積極踐行“四治融合”治理模式,先后榮獲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陜西省鄉村旅游示范村、省級衛生村、文明村、寶雞市首屆十佳最美鄉村、寶雞市優秀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先進村等榮譽。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