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世界最資訊丨人勤春來早丨送技術 有理念 春耕生產忙不停

來源:三秦網2023-02-08 18:41:01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孫建恒)眼下正值春耕時節,在楊凌活躍著一大批育種專家和職業農民,他們以自己的知識、技術和善經營的理念,奔走在田間鄉里,用勤勞和汗水描繪著農科城的春耕畫卷。


(相關資料圖)

油菜專家田間鄉里忙指導

2月6日早上,在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試驗基地,良繁栽培研究室主任任軍榮一邊指導農民施肥,一邊記錄試驗田里育種油菜的越冬情況。“根據目前油菜的莖葉長勢,即可判斷它們的抗寒能力。”在百余畝的試驗地里,任軍榮手里拿著材料記錄本,他或站或蹲觀察著幼苗。

任軍榮隨后來到“秦油797”品種旁,隨機拿起一個單株介紹,從外觀看,它綠葉樹較多,根莖很粗,根系發達,因此對營養的吸收能力強,品種的適應性也強,所以該品種的抗凍性就非常好。“去年該品種在高產創建的4畝2分地上測產量達385.5公斤。今年我們將繼續對品種適應性穩定性進行重復測驗,通過高產技術栽培,實現更高產量。”任軍榮說。

忙完這些工作,任軍榮隨后又驅車前往咸陽市武功縣二水寺村和金塬村千畝油菜基地,現場指導當地種植戶做好春季田間管理。

看著“老朋友”的到來,武功縣油菜種植戶們熱情歡迎。一群人走在山間上,圍在田地里,紛紛就今年油菜越冬性和防病害等問題進行討論。“在楊凌專家的技術指導下,我家油菜產量提高了,作物管理更精細化。”看著滿地長勢健康的油菜,農戶金群柱喜笑顏開。

“我們將繼續調研咸陽北部以及長江下游等油菜產區的油菜生長情況,針對性地進行品種選育和技術提升,助力陜西油菜在全國推廣面積更大,產生的社會效益更高,為國家‘擴豆增油’提供陜西力量。”任軍榮說。

新理念謀致富經

在楊凌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園,“能人”馬新世今年又有了新的創意。經過早期的市場調研,他盯上了附加值效益更高的中藥材育苗產業。正月初五開始,他就召集三四十名工人在大棚里調土、裝盤,計劃在創新園7個大棚中育成1000萬株紅景天幼苗。

據了解,去年11月,馬新世與陜西嘉禾藥業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由馬新世負責育苗和種植技術指導,嘉禾藥業公司負責將幼苗發放給農民種植并回收藥材。“紅景天生長周期大概3到4年,一畝地可以產3000公斤干藥。按現在的市場價算,一公斤大概是80元,畝產值效益特別高。”馬新世說。

有市場前景也有訂單,馬新世一口氣從經銷商處花費12萬元購買紅景天種子和10多萬元的基質肥料,隨后便在大棚中鉆研起紅景天的育苗試驗。然而,第一次試驗的發芽率低到僅有5%左右,遠遠不及向企業承諾的出苗量,技術難題讓他愁的睡不著覺。

與土地打了幾十年交道的馬新世抱著不服輸的態度,經過上百次的試驗并請教不同的中藥材種植專家,他終于“摸清”紅景天育苗的關鍵技術和基本規律——種子經過低溫處理后才能種植。“目前,紅景天種子試驗發芽率能夠達到70%左右。”馬新世欣慰道。眼下,他正帶領工人們全力完成1000萬株紅景天中藥材種苗訂單。這批紅景天在近期播種后,5到6月份即可長成大苗,并配送到種植戶家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方式實現共贏,才能促進增收致富的可持續發展。”馬新世說。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