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陜西省政協委員、省工信廳廳長張宗科
“2022年,陜西工業經濟保持較快增長態勢。新的一年,工信工作既要保持質的有效提升,還要有量的活力增長。”2023陜西兩會正在進行中,省政協委員、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張宗科做客西部網·陜西頭條兩會訪談室,介紹了陜西工信系統相關情況。
“要全力支持鏈主、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2022年,陜西工業經濟保持了較快增長態勢,全省工業增速一直處于全國前列。張宗科說,在工業經濟保持較快增速的同時,陜西工業結構質量也在提升,高技術產業等支柱產業發展增速明顯快于全省工業平均增速。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五年來,陜西全省新增產值超百億工業企業20戶,半導體產業規模達到1700億元,居全國第4位,光伏制造業產值近千億元,汽車產量從61萬輛增加到130萬輛。張宗科在訪談中介紹,130萬輛汽車中,新能源汽車大概能占到70%以上。
“目前比亞迪汽車產能已經達到了100萬輛,新項目建設后預計達到140萬輛;隆基后續有4個項目計劃建設,規模迅速擴大后,產值將達到4000多億。”張宗科說,新能源汽車,包括光伏等行業將成為陜西工業發展的骨干力量,要全力支持鏈主、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使其成為全國甚至世界的領頭企業。
“要破解每一條產業鏈上的關鍵技術瓶頸”
張宗科說,破解每一條產業鏈上的關鍵技術瓶頸至關重要。2022年,針對產業鏈上的核心技術,省工信廳組織了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進行攻關,目前已經有118個項目落地。
“針對規上工業研發活動覆蓋率和研發投入強度兩項指標,省工信廳專門拿出一個億,對制造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給予一定獎補。”張宗科介紹,2020年,這兩項指標當年的增速已經超過前4年增速的總和,2021年基本與2020年持平。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23年,陜西全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在實體經濟發展方面,要提升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驅動力,打造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鏈主”企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以上。
新的一年,工信工作既要保持質的有效提升,還要有量的活力增長。張宗科說,2023年,省工信廳的首要工作是要全力以赴穩增長,同時,全力推動工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要以24條重點產業鏈為抓手,通過抓產業鏈不斷壯大重點產業的競爭力,提升重點產業的發展質量,同時,在產業鏈發展中,全力做大做強鏈主企業。”張宗科說,除每一條產業鏈上比較有競爭力的鏈主企業外,還必須有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才能支撐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