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劉濤)每年四月,是春潮涌動、鶯飛草長、花開有聲的季節。對于有34年稅齡的我來說,經歷了31個“稅收宣傳月”,它已經成為稅務人集中宣示稅法、傳播稅政、分享稅惠的一種儀式,成為幾十萬稅務大軍沐浴和煦春風、以層出不窮的方式讓“稅感”走入納稅人心中的一道風景,更是見證了我國經濟社會日益走向繁榮富強的歷程。
我與第一個稅收宣傳月的故事,是發生在參加宣傳月啟動的盛大活動中。記得當時全縣10個稅務所的彩車和方隊聚集在縣城,前面機關方隊人人身披“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治稅、文明收稅”綬帶,抬著巨大的稅徽走在前面,后面各單位的彩車兩側裝飾著“照章經營、依法納稅”“納稅光榮、偷稅可恥”等牌幅、展牌或者漫畫。我們身著稅裝、戴白手套,昂首挺胸,從人山人海的街道通過,整個場面不亞于熱鬧的年節。活動結束后,我們隨宣傳彩車播放著高音喇叭,分赴各鄉村集鎮發傳單、搞咨詢。
此后,每當宣傳月到來之際,全縣各單位和行業協會都行動起來,一時間街道路口、門店鋪面都懸掛、張貼標語,聲勢非常壯觀。最初幾年都會借助民間社火宣傳稅收,國地稅分家后這類活動減少了,逐步轉向了針對性較強的宣傳活動。記得當時宣傳月期間連年都要安排個體稅收專項檢查和零散稅清理清查,在鄉鎮干部的協助下逐村逐戶清理檢查,打擊非法經營、拔除釘子業戶,收到了堵漏增收、震懾不法的效果。1998年,我競爭上崗到山區稅務所任職后,每年宣傳月都要召開個體工商戶大會和企業會議,向納稅人宣講宣傳月主題和重要稅收法規,表彰納稅先進典型。
從2002年起,基層稅收工作出現了兩大變化:一個是實行計算機稅收稅款、山區稅務所撤并到平川,一個是個體工商戶起征點調高、全轄區85%以上的納稅人退出了繳稅名單。這讓我們有足夠的精力來從事精細管理、納稅服務工作,也使稅收宣傳工作的重心發生了轉移。隨著中央倡導建設和諧社會,以及稅收執法責任制的實施,“誠信”作為對納稅人依法納稅、收稅人依法治稅的雙重規約,成為持續6年的宣傳月主題。
這一時期凡是參加過稅收宣傳月的人都對廣場有深刻印象,對我來說還有一種“廣場情結”。從鄉下調回縣局辦公室負責宣傳工作后,年年宣傳月到來前都要籌劃廣場啟動儀式。那些年,每年都要搭建巨大的彩門和耀眼的背景墻,邀請政府、人大等五大部門領導以及納稅人代表參加,國稅、地稅干部表演體操、快板、腰鼓或演唱歌曲,請老年秧歌隊、自樂班、書畫名家前來助陣,舉辦咨詢、稅收知識有獎競答,展出稅收新法規、新政策、新成就及納稅大戶排行榜等展板。此外,還組織開展諸如“我為納稅服務獻一策”等主題有獎征文,邀請當地商會召開座談會、舉行觀摩交流,更加注重了征納互動和宣傳的針對性。
從2002-2011年這十年里,我國稅收總額從最初的1.7萬億元增長到了8.9萬億元,成倍增長的稅收為解決困擾已久的民生問題提供了有力保障。當了一輩子農民的父親,不再為納稅及將來的養老、看病憂心,現在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有一年,父親隨老人自樂班到廣場為宣傳月演出,自此他經常把與我交談的稅收話題及城鄉巨變、國運大勢講給圈子里人群聽。稅收促進了發展、發展改變了民生,這在父輩那里找到了生動的注腳,而“稅收?發展?民生”的宣傳月主題一直持續了7年。
稅收宣傳月進入第3個10年之后,網絡、新媒體、智能手機廣泛應用,QQ、微信微博及“兩群”在征納之間架起了直接溝通的橋梁。稅收宣傳一路緊跟“營改增”、“放管服”改革、征管體制改革、稅制改革、網上辦稅升級的節奏和步伐,早已突破了宣傳月的限制,成為推進各項改革和新舉措順利實施的“家常菜”。而這一切旨在惠民便民利民,旨在優化營商環境,提高納稅人繳費人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于是國家連續8年密集地出臺了多種便民措施,使其化為“便民春風行動”,成為每年“稅宣月”重量級的“特色菜”,成為納稅人期待、體驗、分享便捷便利度的集中表達,也成為稅務人升級服務的風向標和兌現承諾的集結號。
隨著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國家密集地出臺了一系列結構性、普惠性減稅降費政策及組合式稅費優惠政策。近三年來,盡管疫情襲擾不斷,但我們通過“電子稅務局”在線收集納稅人的需求、舉辦“云課堂”、免費向納稅人郵寄政策大禮包等“非接觸”方式,稅收宣傳月的味道一點也沒有減淡。我們通過創新宣傳方式,讓稅收政策法規直達、優惠紅利直享、營商環境不斷凈化優化,使各類市場主體充滿了生機活力。
回首來路多崎嶇,坎坷踏平成大道。時至今日,稅收宣傳已經完全融入到平時稅收工作中了。如今稅收宣傳月發展到了舉重若輕、向高層次邁進的階段,其中蘊含的“法必行、政必通、惠必達、國必強”的核心理念將永遠貫穿于稅收工作始終。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稅收是其強而有力的重要支撐。作為稅務人,我們要年年把國家向納稅人繳費人釋放的新信號、發出的新聲音傳遞出來,把國家發展壯大的成就展示出來。有了“稅收宣傳月”的信使,中國式現代化必將迎來花開四季、一路芬芳、萬紫千紅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