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張小莎 記者 陳奮翔)11月19日,咸陽市中心醫院手術臺上,神經內科二病區向毅、王世鋒醫生為一名63歲女士成功阻截腦梗死發生。這一被稱作“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的微創手術,堪稱預防腦梗的最佳“守門員”。
據介紹,該患者半年來反復出現頭暈、言語不利,嚴重時會產生短暫意識喪失,近日在當地醫院檢查發現左側頸內動脈重度狹窄,遂前往咸陽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二病區就診,通過全腦血管造影術(DSA)檢查,發現導致患者上述癥狀的“元兇”——左側頸內動脈起始部重度狹窄導致左側大腦半球缺血。
“這是急性腦梗死的先兆,你的頸動脈目前是重度狹窄,血管里還有很多‘斑塊垃圾’,建議做‘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清除垃圾,否則腦梗死一旦發生后果不堪設想……”經過向毅醫生詳細講解,患者同意手術治療。
11月19日手術順利實施,術后當天患者意識清醒,言語流暢,四肢活動正常,術后第2天已能下床活動,術后第5天即11月24日,患者康復出院并向醫務人員送上了錦旗致謝。
據該院神經內科二病區外科組向毅副主任醫師介紹,頸動脈狹窄是導致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的重要原因,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被視為當前預防腦梗死、治療頸動脈狹窄的有效手段。眾所周知,腦梗死一旦發生,輕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重則危及生命,“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將關注重點前移,通過切除增厚的頸動脈內膜粥樣硬化斑塊,即清除頸動脈血管內的“垃圾”,以達到消除顱內栓塞灶的來源、擴大管腔和改善血流的目的,從而預防腦梗死,術后再發狹窄率小,是目前治療頸動脈狹窄、預防腦梗死的重要方法,這項技術已在該科室成熟開展,能夠有效幫助患者清除懸在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