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宋洋 記者 黃艷)“我沒有想到原來要跑兩天才能辦完的手續,現在一次性就辦好了,我太開心了”呂女士激動的說。在咸陽市渭城區文匯路街道便民審批服務中心,剛談好一個大定單著急辦理店鋪營業執照的呂女士激動的說。
近年來,渭城區堅持黨建“鑄魂”、網格“塑形”、智慧“賦能”、機制“固本”,積極探索“黨建+法融+共治”城市治理新模式,深拓“為民渭城”服務理念,把基層黨組織向居民小區、院落、樓棟延伸,構建了“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網格(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黨組織架構與“區—街道—社區—網格”四級管理體系雙線并行模式,以堅強有力的組織體系優化網格治理體系。
通過深化街道體制改革,推動街道綜治中心與網格中心合二為一,將黨建、綜治、民政、衛健、應急管理等各類工作和專職網格員、在職黨員干部、社會組織、物業服務企業、居民志愿者等全部融入城市基層社會治理的298個網格中,有效解決困擾基層治理權責不清、效率低下等難題。
同時,不斷提升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服務能力和水平,貼心設立便民服務區和行政審批區,增設法律服務、綜合辦稅崗和自助服務區,實現智能辦稅、天然氣繳費、證照打印等高頻業務一站式辦公、一體化管理,升級“一個中心一張網”社會治理新模式,實現由“九龍治水”轉為“一網統管”,以高效率服務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兩年來,累計辦理各類便民服務事項9.8萬余件。
渭城區通過建強專職網格員、黨員干部、政法干警、物業企業、社會志愿者等五支隊伍,匯聚多元合力,推廣“群眾點單、網格派單、黨員接單”模式,及時傾聽群眾呼聲,密切干群關系,促進治安聯動、矛盾聯調、風險聯處等工作高效落實,有效激活城市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提升廣大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渭城區融合智慧服務平臺,結合“智治與人治”,把科技引入黨建服務,將網格化管理、“雪亮工程”、智慧城管三大平臺融入綜治中心指揮平臺,將電子巡查與網格巡查雙線融合,對網格入戶發現的問題實時受理,形成“前端發現—分流移交—聯動處置—全程督辦—辦結回訪—專項治理”鏈條,構建“15分鐘便民服務圈”,確保群眾身邊事有人管、高效辦。
目前,渭城區已通過建強一專四兼“五支隊伍”,構建起“專職網格員+協同力量”的團隊協作模式;建立雙重管理、六個清單、雙向評議等工作制度,形成“社區吹哨、網格召喚、黨員報到”網格化分級響應機制,推動基層治理跟著“民聲”走,全區2300多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參與平安建設、文明創建、疫情防控等工作,形成了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群眾自治圈”和“社會共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