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正文

環球滾動:中山街辦“聯小建大、化零為整”助推“老街”整體面貌提質升檔

來源:三秦網2022-08-31 15:27:29


(相關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王曼 記者 黃艷)為破解老舊小區治理難題,回應居民期盼,今年以來,咸陽市渭城區中山街街道通過“聯小建大”嘗試老舊小區管理“化零為整”探索將小而分散、地域相近的老舊小區合并成一個“大院”進行統一服務治理。中山街社區2、3#樓始建于上個世紀60年代,因年代較為久遠,小區無門禁安防設施、公共環境臟亂差、停車矛盾頻發、公共服務缺失等,居民經常找社區反應問題,要求改變現狀的呼聲越來越高。

中山街街道從實際出發,堅持黨建引領,提出“鳳凰里片區聯小建大”改造項目,將有物業管理的鳳凰里小區及獨立的2號樓、3號樓無主小區進行合并,以“聯小建大”、“有主帶無主”兩種模式進行改造治理,進一步提升了小區的整體環境,解決了老舊小區“小散亂”等問題,激發老舊小區活力,讓居民家園更美更宜居,留住老街煙火氣,走出一條具有中山特色的老舊小區改造之路,助推“老街”整體面貌提質升檔。

建強組織,夯實基礎重引領。按照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治理的工作思路,在區域成立鳳凰里片區網格黨小組,將“家在小區”黨員、網格員和街道、社區的黨員納入,建強基層堡壘。圍繞“讓黨員群眾唱主角”,在黨組織的引領下,廣泛發動和征集居民意見,通過自愿報名和居民推薦等形式,按照程序規定,把在小區居住的德高望重、熱心公益、樂于奉獻的熱心居民、能人等聚集起來,解決小區事務無人管難題,為提升小區治理質量奠定堅實基礎,按照“社區黨組織+網格黨小組+物業企業+N”的一核多元聯動模式,引導老舊小區從雜亂無序狀態向規范狀態轉變,確保每一米路、每一棟樓都有人管,切實把民生所盼落到實處。

深入基層,匯集民意解民憂。在老舊小區改造中,群眾既是受益者,更是參與者,因此,中山街街道工作人員、網格黨小組成員利用群眾休息在家時間,積極開展全面摸底工作,入戶走訪調查,并讓居民填寫調查問卷,了解居民所盼所想的問題,積極從各種渠道想辦法,解難題,重點排查小區內私搭亂建、私圈菜地等情況,聽取居民對于安裝門禁車禁系統的意見建議,登記造冊,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積極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增強群眾參與感,改變過去自上而下的組織實施方式,在改造之初就讓居民共同參與決策。同時,施工前張貼通知及建成效果圖,增強居民的知曉率和滿意度,為小區改造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凝聚合力,上下聯動齊推進。自鳳凰里片區“聯小建大”項目提出以來,中山街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廣泛了解廣大居民需求的基礎上,由街道負責人帶隊對鳳凰里片區進行調研,通過實地查看走訪,深入剖析老舊小區存在問題,提出可行意見,回應群眾期盼;召開專題工作推進會,聽取鳳凰里小區物業、利民居委會、中山房管所等相關單位意見建議,就安裝門禁車禁系統、健全便民服務設施等進行分析研判,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造方案,滿足居民的多樣化需求。

聚焦需求,精準服務辦實事。在街道黨工委、社區黨支部、網格黨組織的多方奔走組織協調,共建單位的聯動發力,廣大居民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先后為小區居民辦了一系列實事好事,破解了居民的“心頭難”,真正把“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到實處:協調天然氣公司為3號樓132戶居民進行天然氣管網改造,讓居民用上了安全放心的天然氣,告別“扛罐上樓”時代,結合煤改氣相關政策,向上級協調為每戶發放補貼1000元;對接中山房管所、房地局協調為3號樓進行了外墻,樓體,屋面防水的改造,通過改造3號樓面貌煥然一新;通過“聯小建大”為鳳凰里片區建設了與“老街”整體風格匹配的門禁系統;聯系相關部門,為小區安裝監控,提升了小區安全硬件設備;聘請門衛,加強了小區的安全防范和防疫值守;聘請清掃保潔員,解決了環境衛生臟亂差問題,達到小區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小散亂”變身“高大上”,片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爆棚。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