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劉豆豆 記者 陳奮翔)“解放思想謀發展、轉變作風辦實事”主題教育活動以來,咸陽市生態環境局長武分局立足職能職責,堅持“五個聚焦”辦好生態環境領域為民實事,不斷解決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推動主題教育活動走深走實。
聚焦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辦實事。堅持精準治污、依法治污、科學治污,鐵腕推進污染防治攻堅,著力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32項專項行動85項重點任務,將主題教育活動同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深入融合。今年上半年,轄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155天,同比增加3天,轄區環境空氣質量在關中地區64個縣(市)區位列第四,黑河張家橋國控斷面水質、涇河出境斷面水質均達到Ⅱ類水質標準,水環境質量位列全市第一。
聚焦農村環境治理辦實事。積極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按照“一村一情、精準治理”原則,爭取到位中央生態環境專項資金1000萬元,為5鎮9村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8個,并配套建設管網,目前已取得市生態環境局批復。投資150萬元對全縣現有的15個鄉鎮(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進行依法保護,規范設置界碑和標識,實行水源一級保護區全封閉管理,目前已完成《實施方案》編制。
聚焦突出問題整改辦實事。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對照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通報典型案例和反饋問題,舉一反三排查整改轄區生態環境問題,聚焦產業結構轉型、環境基礎能力、環境監管等方面累計排查發現問題78個,完成整改64個,長期堅持2個。堅持環境違法高壓態勢,加大環境違法案件查辦力度,今年來,累計查辦環境違法案件20起(其中查封1起、責令停產1起),罰款共計393.8萬元,妥善查處群眾環境投訴19起。對陜西惠豐制藥違法生產問題嚴查快辦,依法實施了停產查封,切實解決了群眾反映強烈的縣城區域異味問題。
聚焦優化服務保障辦實事。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效能,深入推進環評審批正面清單、不納入環評管理和豁免管理清單制度,做到一次性告知,今年共服務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14個。結合“雙包一解”大走訪,現場幫扶指導企業及時發現治污設施運行漏洞和隱患,7月底,分局邀請專家對轄區9家企業12套在線監測設施的驗收、運行維護和數據傳輸等情況進行了詳細檢查,幫扶企業盡快完成環境問題整改和完善。
聚焦“抓點示范”項目辦實事。堅持解放思想、轉變作風,以“抓點示范”為抓手,尋求工作突破、提升監管能力,在全市范圍內率先推進入河排污口規范化整治。積極響應“測管聯動”協同機制,制定了全員執法、環境執法監測雙向聯動工作方案,相關人員執法、監測服裝已配備到位,上崗證考核、執法證考試正在有序推進。對全縣7個重點涉水企業入河排污口實行黨員干部包抓,在企業外排口設立監督牌,形成視頻監控、巡查監管、建立臺賬、督辦整改的工作閉環,并健全環境網格化監管網絡,以勞務派遣形式聘用環境網格員55名,進一步充實環境網格化監管力量,筑牢基層環境監管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