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譚若昕 記者 艾莉)進入汛期以來,鄠邑區應急管理局根據全區汛情變化,精準施策,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利用智慧化手段,多措并舉扎實做好防汛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全區安全度汛。
7月14日,記者走進蔣村街道白龍溝村看到,村值班員正在利用手機安裝的操作系統,通過“云喇叭”播發當日的氣象信息。截至目前,鄠邑區共安裝145部“云喇叭”,配發防汛衛星電話161部,實現了沿山地區村民小組全覆蓋。同時利用智慧化手段首創全區防汛重點部位點位圖、全區防汛部位點位情況統計表、防汛二維碼,解決防汛預警“最后100米”的問題。面對防汛點多、面廣的復雜嚴峻形勢,鄠邑區嚴格落實值班值守制度,加強監測預警,做足應急準備,及時啟動防汛應急聯動機制,對進山峪口峪道及山區道路實行封閉管理,暫停沿山及山區內除防汛搶險等必須實施外的所有施工,提前撤出施工人員,同時及時發布氣象信息和相關防災知識,科學設置標語,增強群眾自我防范意識。
據鄠邑區蔣村街道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王亞朋介紹:“蔣村街道轄區沿山共5個峪口分別在富村窯、曹村、甘峪口、白龍溝、柳泉口,村干部隨時待命,接到封山控峪通知立即對峪口進行封控禁止外來人員入山。各地災點設置有監測員,負責日常巡查,如遇險情或接到上級撤離命令,立即通知各地災點住戶進行撤離。
據了解,鄠邑區在今年入汛以來,嚴格落實上級各項決策部署,以健全防汛體制機制、完善預警預案為保障,以配足配齊物資、強化排查演練、加強宣傳引導為抓手,抓細抓實各項防汛救災措施,同步組建各級各類應急隊伍36支1350余人,組織開展防汛演練18次,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今年以來,鄠邑區共經歷12輪降雨,區防指和防辦先后下發文件39份,發布預警信息13期,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1次,撤離群眾231戶796人,按照‘五統一’要求封閉峪口15處,全面做好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全區安全渡汛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鄠邑區應急管理局局長馬力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