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正文

天天精選!長武:織密“防汛網” 筑牢“安全堤”

來源:三秦網2022-07-13 17:45:12


(資料圖片)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蘭丹 記者 陳奮翔)“暴雨下了一個多小時了,我們齊宇河突發泥石流,急需對2戶受災群眾及危險區域的其他人員進行轉移安置……”7月7日上午9時30分,咸陽市長武縣彭公鎮防汛應急救災指揮部接到齊宇河村干部的“汛情報告”。針對汛情險情災情,彭公鎮迅速啟動防汛救災應急預案,預警組、安全監測組、搶險救援組、撤離安置組、衛生防疫組、電力供應組、善后處置組等7個應急小組即刻就位,按照指揮部統一部署迅速展開應急“救援”行動……這一幕,只是彭公鎮開展的一場防汛救災應急實戰演練。

近日,長武縣遭遇強降雨天氣,為切實做好安全度汛工作,結合本縣實際,長武縣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從提高預報準確性、強化預警針對性、增強預演實效性等方面入手,扎實有效推進防汛備汛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筑牢防汛安全網。

壓實防汛責任,強化物資儲備。進一步明確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及成員單位職責,建立“縣包鎮(街道)、鎮(街道)包村、村包組、組包戶”的“四包”責任體系,明確全縣河流、水庫、淤地壩、灌區、泵站、水電站等重點度汛單位防汛責任人,細化防汛工作任務。堅持“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的原則,科學調度、優化配置,對現有防汛物資進行了清點盤查,建立物資清單臺賬,對不足或損毀的物資及時進行補充,扎實做好防汛物資儲備和管理工作。

開展汛前檢查,消除安全隱患。縣級領導帶隊分片深入鎮(街道)及防汛重點部位,地質災害監測點,應急儲備庫,水庫、淤地壩等部位,就安全現狀、防汛救災、應急物資儲備、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等進行全面檢查,嚴格落實防汛抗旱各項工作措施。通過檢查,發現風險隱患41處,已整改24處,剩余17處正在整改當中,對短期不能完成的要求采取臨時度汛措施,確保萬無一失。

科學組織規劃,開展硬核演練。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重新修訂完善防汛應急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對山洪災害防御信息中心機房、縣鎮視頻會商系統、雨量監測站和河流、水庫視頻監控等設施進行全面維修維護,確保汛期準確預警預報雨情水情。組織河道水庫管護人員開展聯合演練,熟悉應急搶險物資設備使用方法。

加大部門聯動,筑牢安全防線。嚴格落實24小時防汛值班值守及巡視檢查制度,密切關注雨情、水情變化,及時做好水情、汛情、災情及防汛搶險救災信息報送,降雨期間加大巡查頻次,確保發生汛情后,應急指揮暢通、信息交流及時、處置措施得力,杜絕遲報、漏報和瞞報現象。氣象、應急、水利等部門聯合會商、協調聯動,做好監測預警,及時發布雨情、水情、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做到早發現早處置。各鎮(街道)按照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要求,提前做好應急準備,安排人員在沿河區域值班值守,進行巡河清灘,必要時對防汛重點戶進行搬離、撤離,確保安全度汛。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