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權楠)漢中市南鄭區依托豐富的農業資源、旅游資源及區位優勢,積極拓展農業功能,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在尊重農業產業功能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農業旅游資源,將農業農村發展與旅游產業的建立與推廣相結合,探索“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發展格局,促進一二三產有機融合,農戶多渠道增收。
走進漢山街道辦漢山村,村容整潔、村貌靚麗,一片和諧景象;一幢幢村居錯落有致,點綴在充滿生機的綠色中;一面面文化墻生動有趣,展示著文明和諧農村新進程;一片片花海,在夕陽的照耀下宛若仙境。
近年來,漢山街道辦圍繞產城融合,農旅、文旅融合發展,依托資源優勢,抓資源盤活,民宿和“農家樂”“漢家樂”等美麗經濟蓬勃發展。通過流轉土地,建成漢山田園綜合體、漢山水果扶貧產業園,千畝稻魚綜合種養基地3個綜合性農業產業園區,新發展專業合作社27個,引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4個。抓孵化創業,培訓農民工6500余人次,孵化特色農產品品牌34個,創建全國優質農產品1家、全省優質農產品3家,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至1.82萬元,走出了一條推進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坐落在南鄭區陽春鎮陳村水庫旁的鄉見陳村農研文旅產業園,是2022中國最美油菜花海漢中旅游文化節花海景觀核心區,在春天的田野里,金色的花海開的熱烈奔放,村落掩映在金色花海中,天高云談,所有美景盡收眼底,游人如織,拍照的,取景地,好生熱鬧。
該園區圍繞“農耕鄉情、花樣陳村”定位,先期打造了花海體驗區,包括帳篷營地、霍比特小屋、文化演出、原鄉市集、卡丁車等,后期還將推出農業公園、家庭農場,整個項目集研學、農業、文化旅游、康養為一體的綜合性的產業園區。環線各村圍繞產業振興思路,推動三變改革,通過流轉土地1900畝,引進社會力量發展油牡丹、大櫻桃、桃樹、紅豆杉為休閑觀光農業和田園綜合體發展夯實基礎。以扶貧互助合作社為主體,整合資金,并與外來企業通過勞務雇傭、土地租用和資產入股的方式合作發展集體經濟,村集體發展桃樹、油牡丹、大櫻桃、花卉苗圃園共1000多畝;合作種植蔬菜和大葉青菜共300畝,帶動當地村民穩定增收。
【資料圖】
這一個個農旅融合的畫面只是南鄭區“以農促旅、以旅興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南鄭區積極探索,從“創新思維,高質量謀劃鄉村產業融合發展;做優做強,推進一二三產業縱向融合;多元融合,激活新型經營主體新動能;品質興農,把“小產業”做成“大品牌”;強化要素保障,筑牢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基礎”五個方面深入思考,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強化基礎配套,加大投資力度,統籌建設龍崗大道、G244南湖過境段改道及陳村—尖山溝、圣水—法鎮—湘水、漢山、協稅—濂水—黃官米倉古道、環漢山等4條鄉村旅游環線道路,切實打造宜居宜業、富民強村的文旅強區,帶動農業增效、促進富民增收,為全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增添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