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經歷了報到、軍訓和一個月的高中學習面對新的校園環境,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學習氛圍,面臨各種新的適應和挑戰,家長該怎么幫助孩子平穩盡快度過初高鏈接呢?記者特邀省實驗中學心理教師幫家長出招。
(相關資料圖)
解讀教師:李俊麗,省實驗中學心理健康教育高級教師,國家級心理咨詢師,市科研帶頭人,市兼職教研員,省心理學會理事。
對于高一學生來說,家庭與校園的距離發生了變化,上學、放學時間也有變化,孩子需要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新的同學、新的老師、學生需要盡快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學習內容迅速增多,難度加大,對思維能力要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增多,學習方式也需要隨之改變,需要主動、獨立設計學習;進入高中,學習競爭非常激烈,在初中非常優秀的孩子到了高中可能會成績普通,經歷挫折;高一的學生身心都在成長,生理變化也會帶來心理上的變化,可能會表現為情緒變化顯著,逆反心理較強。孩子面臨這些挑戰,家長可以做些什么幫到孩子呢?
鼓勵,相信相信的力量
要鼓勵孩子主動探索、主動交友、主動與老師交流溝通,要特別提醒孩子重視人際交往,這個年齡的孩子需要從同輩友誼中汲取力量、獲得支持。要相信孩子具備適應能力,具備學習能力。給孩子一個逐步適應和認識自己學習品質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去摸索,積累學習經驗,也在學習中確認自己的位置和學習目標。情緒是能夠被孩子察覺和識別的,你對孩子很擔心,孩子也會對自己有疑慮,不自信;你對孩子充滿信心,孩子也會越來越強大、越自信。
傾聽,讓孩子充分表達情緒
面對新的環境,孩子可能有很多想法,如果不說出來,壓抑在心理,時間長了就會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說,但是家長聽的態度直接影響孩子說的熱情。家長要注意的是:聽的時候,放下手邊的事,表現出關切的態度;孩子無論說什么,都不要反對,更不能批評,如果實在不知道怎樣應對,可以先嗯、啊地回應著,等孩子說完,可以試著正式回應。但是回應的主流是理解、接納或支持,而不是反對、批評,更不要諷刺挖苦。如果孩子需要你的幫助,立即給予孩子想要的幫助。這樣做,你會發現,孩子說的越來越多,對家長的信任度越來越高。
放手,讓孩子學會選擇
進入高中后,孩子會面臨很多選擇的機會,例如,進入哪個社團,選擇哪門選修課,還有最重要的就是怎樣選科。從現在開始,孩子們就應該開始練習為自己做決策了。家長需要明白,雖然我們閱歷豐富,雖然我們滿是好意,但是孩子終有一天要獨自面對選擇,您是希望他獨自面對選擇的時候慌張不知所措,遇到問題第一時間給您打電話?還是淡定從容,經過充分分析論證作出正確的選擇?孩子的能力是一點一點培養起來的,如果您想要一個獨當一面、能力高超的孩子,從現在開始,就要鍛煉他了。
陪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學習的事是孩子的事,生活的事,大部分還需要依賴家長,尤其是孩子的飲食起居家長要照顧好。高中的學習任務重,孩子們的體力腦力消耗都很大。早餐一定要做好,要營養均衡,保障孩子一上午的消耗。周末,孩子不學習的時候,可以陪伴孩子聊聊天,運動運動,看場電影,親自下廚做些好吃的,用充分的休息和放松讓孩子積攢能量,應對接下來一周的學習。
學習,與孩子共同成長
時代在變化,改革在進行,孩子掌握的信息,也要比家長年輕時豐富得多。作為家長要用謙遜的態度,與時俱進地學習,才是正確的選擇。
學習掌握課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信息,可以為孩子做決策提供參考;學習掌握一些心理學知識,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疏導他們的情緒,幫助他們減壓;學習一點家庭教育常識,可以讓家庭氛圍更加溫馨,親子關系更加和諧;閱讀可以豐盈我們的內心,給孩子傳達文化的訊息,進而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您知道嗎?現在的高考不只考查學生學科知識,而且還要考查學生的文化素養,所以您的學習在無形中也在幫助孩子提升高考成績。何樂而不為呢?(哈爾濱日報記者 張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