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目前全國秋糧收獲過三成。受近期華西等地持續陰雨影響,進度同比略慢。分作物看,中稻收獲過四成,玉米收獲過三成,大豆收獲過兩成。分地區看,西南地區收獲過六成,黃淮海地區近六成,長江中下游地區過五成,西北地區過三成,東北地區收獲過一成。
這兩天,黑龍江省鶴崗市的370多萬畝水稻迎來大面積收割。今年當地加快推廣優質高效品種,其中推廣高蛋白食用大豆95萬畝以上,高產優質水稻品種78萬畝以上,良種覆蓋率超過了98%。
黑龍江省鶴崗市綏濱縣忠仁鎮福太村種糧大戶 于運波:我家種了500多畝水稻,現在正在收獲中,產量比去年一坰地得增加半噸。
吉林省梨樹縣的玉米也到了收獲的時節,今年當地持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讓“耕地中的大熊貓”——黑土地越來越健壯,目前已累計推廣黑土地保護的“梨樹模式”310萬畝。
吉林省梨樹縣鳳凰山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韓鳳香:今年我們合作社經營15000畝玉米,采取的全部是保護性耕作的梨樹模式,而且現在長勢特別好,預計我們每畝產量能接近2000斤。
在青海省烏蘭縣的田野里,顏色各異的藜麥即將進入采收期。烏蘭縣地處柴達木盆地腹地,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日照充足,藜麥種植生長條件優越。在烏蘭縣的千畝藜麥良種繁育田里,培育種植了700多個藜麥品種,不僅顏色各不相同,高矮也有所差異。
青海省三江沃土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 李迎春:我們通過良種優選優育的方式,培育出優質抗逆性強的藜麥品種,這些品種具有產量高、品質好、適應高原性氣候的特點。目前,我們已經成功培育出了8個品種。
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的11.4萬畝中稻陸續開鐮。今年當地通過大力推廣水稻種植全程社會化服務,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在碧云峰村,3臺大型收割機每十分鐘就可以收割完一畝地,讓農戶們省心省力。
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種糧大戶 劉贊:現在種糧都是機械化,機耕道也全部修好,我們種糧也沒那么辛苦了,可以當“甩手掌柜”,今年中稻畝產達到12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