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天用塑料中空板打造出屬于年輕人的社區“朋友圈”……近日,在第十三屆哈工大建造節上,來自省內外12所重點高中的15支隊伍經過激烈角逐,最終省實驗中學省實驗二隊作品《希望·盛放》獲得一等獎。
本屆建造節以“友·趣”為主題,要求參賽隊伍在三天的比賽現場用塑料中空板搭建校園社區交流空間,滿足青年的日常休閑與交往活動需求,從而打造屬于年輕人的社區“朋友圈”。哈爾濱工業大學邀請了省內外12所重點高中的15支隊伍參加本次活動。省實驗中學首次派出兩支隊伍參賽:省實驗中學校隊和由10名女同學組成的省實驗二隊。在三位老師的指導下,省實驗19名優秀學子歷時一個多月的時間,從參賽作品的構思設計、圖樣建模,到預加工、預搭建,再到多次結構調整優化,最終確立參賽方案,完成一系列賽前訓練。最終不負眾望,省實驗二隊作品《希望·盛放》獲得一等獎,省實驗中學校隊作品《破繭》獲得二等獎。
獲得一等獎的作品《希望·盛放》的設計理念是青年人對未來的展望。作品設計靈感來自藤蔓盤旋而上,富有生機。單件為八字形結構,主體由多個單件連接而成,旋轉墊高構成一朵待開的花蕾,象征著青年們富有生機含苞待放。每一份許愿卡都代表著青年人最美好、最純潔的愿望以及對未來的希望,相信在未來,它們一定會一一實現!每個親臨現場的人都可以來許下一份美好的愿望,愿每份美好的愿望在未來都會實現!
獲得二等獎的《破繭》的設計理念是花徑緣客掃,蓬門為君開。在萬物相連的時代,青年的活動空間是開放的、多元的。《破繭》寓意青年沖破自身思想的繭房,走出自縛,融入時代,交友共進,從而獲得友誼、樂趣。設計靈感來自破繭化蝶。作品由三角幾何體拼接而成,用材少,結構強度高。
獲得一等獎的學生們說,還記得第一次和想參加比賽的同學們一同走進學校建造室時的生疏與不知所措。面對冰冷的長板和鋒利的尖刀,還有從前從未使用過的電鉆等工具時的緊張和局促。即使經歷了“推翻重建”,經歷了傷痛和汗水,隊員們沒有放棄,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用雙手和能力創造奇跡。隊員們收獲的不只是獎杯,更是合作共贏、攜手共進。當歡呼和掌聲響徹整個場地,當一等獎的獎杯被高高舉起,作為全場唯一一支全女生隊伍,隊員們的心中是無法平復的澎湃。
哈爾濱工業大學自2015年的第六屆建造節開始,邀請省內外重點高中參加比賽。哈工大建造節為高中生搭建了感知空間建構的平臺,通過團隊合作、構思設計、動手實踐,學生的創造潛能得到了激發。
在哈工大建造節上,省實驗中學共獲得了五項一等獎、四項二等獎。學校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自2019年開始,省實驗中學連續三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稱號。2022年該校成功入選中國科協“全國英才計劃中學培養基地學校”,全國39所頂尖中學入選,省實驗中學是黑龍江省唯一一所入選學校。2023年該校榮獲中國科協2022年“英才計劃”優秀組織實施單位。2022年,該校獲得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
哈爾濱日報記者 張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