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南城第一小學校以“立德樹人”為己任,以“行知文化”為核心,積極踐行“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教育的幸福”的辦學理念,引領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學校大力落實“雙減”政策,推進“六項”管理,優化課后服務,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多彩的課后服務,為學生的多元成長賦能。
(相關資料圖)
為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雙減”政策,學校將課后服務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民生項目清單,減輕家長難以按時接送孩子的困難,進一步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生活,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學校立足學情,精心籌備,開設了形式多樣的“5+2”課后服務課程,為校園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
學校努力打造“幸福教育課程體系”,在積極推進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建設的基礎上,在課后服務中努力拓展學科課程,增加藝體課程,創新特色課程。引領學生在多彩社團的參與中,不斷豐盈自己,感受成長的幸福。學校充分發揮教師的特長資源,打破班級界限,創新課后服務形式,因需制宜,開展多樣的課后服務課程,努力做到“六服務”。作業輔導,減輕負擔;課間活動,增強體質;寫字指導,規范行為;讀書背誦,豐盈精神;項目學習,多元發展;社團活動,異彩紛呈。
作業輔導,減輕負擔。每天下午放學后,許多學生沒有背起書包回家,而是留在學校參加課后服務。教室里,學生們在教師的有序組織下,認真習字、美文誦讀、自主閱讀、完成作業,秩序井然。孩子們如果在作業中遇到了困難也不用擔心,老師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予講解和幫助。在此過程中,老師們也深入了解到了孩子們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有計劃地查漏補缺,進行輔導,不斷提高學習質量。
課間活動,增強體質。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課后服務期間,學校還進行了半小時的大課間活動,各班教師根據孩子們的喜好組織了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看,一、二年級的接力賽如火如荼;三、四年級的跳繩有聲有色;五年級的籃球訓練,揮汗如雨。孩子們在活動中,在玩耍中,身體素質得到了鍛煉,體育素養得以提升。
寫字指導,規范行為。“一筆一畫寫漢字,一撇一捺書乾坤。”“靜心習字”作為南城一小的特色,一直得以傳承。各學年利用課服時間來指導學生寫字,引導學生靜下心來修煉氣質。我們借助漢字宮軟件,利用學校研發的九點定位法來指導學生書寫,在修養身性的同時,工整美觀的書寫躍然紙上,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一手漂亮的好字,如同一個個奇妙的音符,會在學生的內心深處奏出華美的樂章。
讀書背誦,豐盈精神。“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誦讀經典,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努力打造書香校園是我校一直追求的目標。面對語文新課標的變化,為了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能力,學校除早晨誦讀、課前誦讀外,還利用課服時間讀書誦讀, 積極組織閱讀分享、情境展示等活動,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升自我表達能力,同時將閱讀延伸到親子共讀,融入家庭時光。營造閱讀氛圍,激發閱讀興趣,讓經典在孩子們的血脈中流淌。
項目學習,多元發展。本學期,學校進一步推進跨學科的“項目化學習—‘PBL4+1’課程”的實施。學校以月主題的形式,每周開展一次項目化學習活動。各學年組圍繞月主題開展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項目化學習活動設計,將多學科知識融入其中,引導學生在不斷探索和積極思考中,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充分發揮跨學科融合育人功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多元發展。
社團活動,異彩紛呈。每周二的社團活動,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課后服務課程。學校根據學生的愛好、特長及學校的發展特色,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特色服務。結合教師的專業特長以及校外資源的研發,學校開展了內容豐富的益智、科技、體育、藝術等素質課程,挖掘學生的興趣特長,促進學生全面幸福地成長。益智游戲,深入思考,提升思維;搭建編程,開啟智慧,創造未來;科學探索,動手實踐,發現神奇;籃球訓練,靈活協調,強身健體;足球課程,勇敢頑強,團結協作;健身課程,舞動快樂,健康時尚;小小舞者,美麗優雅,氣質提升;玩轉魔方,專注耐心,其樂無窮;象棋對弈,深思熟慮,博采眾長;創意美術,用心描繪,以美育情;冰球特色,磨煉意志,奮勇拼搏;快樂合唱,縱情高歌,傳遞幸福;國學經典,文化傳承,源遠流長;手工制作,能工巧匠,各顯神通;演講主持,鍛煉口才,自信表達;小小航模,探索未來,夢想飛揚;豎笛演奏,柔和輕盈,樂享其中;課間活動,異彩紛呈,活力四射。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課程,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啟迪了學生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了學生個性特長,引領學生熱愛生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展現了南一學子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南一的校園多姿多彩,同學們在喜悅中再度出發,相信大家都能在這片充滿陽光和希望的沃土上,在課后服務的幸福課程中,收獲快樂,收獲幸福,茁壯成長。
哈爾濱日報 記者 紀天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