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文學 > 正文

新春走基層 | 冬陽照河清——黃河干流甘肅段走訪見聞

來源:新華網2023-01-20 11:35:45

冬陽高掛,寒風凜冽,幾只水鳥河中戲,千頃碧波向東去。

“我印象里,黃河的水從沒有像現在一樣清澈過。”36歲的楊璦禎正在黃河邊巡查,她是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徐家灣社區的社區級河長。


(相關資料圖)

1月18日,楊璦禎在黃河邊巡查。(新華社記者崔翰超攝)

2017年,楊璦禎來到徐家灣社區參加工作。那時社區里有許多自建房,居民家里的污水無處傾倒,就把生活廢水和垃圾倒進了門口的排洪溝,惡臭隨著垃圾、廢水一直蔓延到了黃河里。到了雨季,堵塞又造成有的街道上雨水滿溢,車過不去,人也過不去。

居民的抱怨讓楊璦禎和同事下決心守護好“母親河”。近年來,在楊璦禎和同事的努力下,開展了黃河干流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等多項工作。現在該社區有70多間自建房連接到了排污管網,河邊的“私搭亂建”消失了,家門口的“臟、亂、臭”沒有了,黃河岸邊成了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1月18日,楊璦禎在檢查黃河邊的雨洪排口。(新華社記者崔翰超攝)

“水質和周遭環境改善太多了,誰都想住得舒心。”楊璦禎說。

黃河水質的轉變更是讓農村地區獲益匪淺。

跟著黃河的滾滾波濤順流而下,拐幾個彎就來到了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四龍鎮。四龍鎮沿河而建,鎮上12.1公里長的黃河就在鄉鎮級河長張鵬的管轄區域內。

“過去黃河邊垃圾很多。”兒時黃河邊的所見所聞讓張鵬印象深刻,因此現在每當在整治侵占河道、傾倒垃圾等問題時,他努力做到事無遺漏。

“現在生態環境好了,時不時能看到野生鳥類在河面上飛,還有的在河邊筑巢。”張鵬說。

張鵬介紹,自從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有所改善以來,當地每逢旅游季節,河邊都是來此體驗鄉村山水風光的游客,離河不遠的地方開起了農家樂,生態效益正在逐步轉化成經濟效益。

在干部群眾的同心協力下,黃河干流甘肅段國控出境斷面水質連續7年穩定達到Ⅱ類。據甘肅省生態環境廳介紹,2022年甘肅省74個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為95.9%,甘肅省及黃河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鞏固改善。

“但愿河水清清,大伙平平安安”是楊璦禎和張鵬的新春愿望,也是每一名黃河兒女的心愿。(記者崔翰超)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