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存款利率報價方式新政正式實施。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優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確定方式,將原由存款基準利率一定倍數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上一定基點確定。
財聯社記者從銀行了解到,在新的報價方式下,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發生調整,短期存款利率水平上限有所上升,長期存款利率上限出現小幅下降,部分銀行大額存單利率亦在今日出現下調。銀行存款實際執行利率水平大體穩定。
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新的報價方式將存款定價方式與貸款定價方式接軌,同時也使存款定價更加精細,是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深化的體現。存款利率改革重在引導中長期存款利率下行,降低存款成本,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主要銀行存款利率水平大體穩定
新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實施后,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將“有升有降”,半年及以內的短端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的自律上限有所上升,一年以上的長端利率自律上限有所下降。同時,各金融機構仍可在自律上限之內,與存款人自主協商確定存款實際執行利率,存款實際執行利率并不一定會有大的變化。
財聯社記者今日從多家銀行處了解到,新的報價方式啟動首日,各金融機構存款利率定價總體平穩,有關調整正有序推進。普通存款產品短期最高利率微升,中長期最高利率有所回落,但實際執行利率幾乎保持不變。
一家大型銀行人士透露,自2021年6月21日起,該行利率不高于同期限整存整取央行基準利率加0.5%,最高執行利率分別為2.00%(1年期)、2.6%(2年期)、3.25%(3年期),但各地區利率存在差異。按此計算,該銀行1年起至3年起存款的最高執行利率則相較此前分別下降了0.1%、0.34%、0.6%。
不過,就短期存款利率而言,在新的報價方式下,定期存款利率反而有所上調。財聯社記者登陸上述銀行手機APP發現,該行3個月、6個月50元起存的定期存款利率上限今日均出現上調,由昨日的1.485%、1.755%分別上升至1.6%、1.8%。
但就具體的存款產品實際執行的利率而言,該行今日3個月、6個月、一年、3年期的50元起存的定期存款利率以及5年期50元起存的定期存款利率均與昨日相同,未發生變化;僅潛力客戶專享定期一年期存款(起存金額1萬元)利率由昨日的2.1%降至2.0%。
一家股份制銀行相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該行普通定期存款具體執行利率暫未有變化,但未來可能會調整。
對于新的報價政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該政策應更多屬于機制的理順,屬于“小步慢走”的漸進式改革方式,會對部分負債業務定價形成影響,但主要銀行的存款利率水平將大體保持穩定。
長期大額存單利率普遍下降
與普通存款不同的是,受存款利率定價改革的影響,多家銀行今日下調了大額存單的利率。
“如果是本月20日之前,我行3年期的大額存單利率可到3.9875%,但現在只有3.25%了。”工行一位客戶經理表示,該行于今日調降了大額存單的利率。
財聯社記者了解到,多家股份制銀行也下調了大額存單利率,但相比國有銀行下調較少。如民生銀行3年期大額存單從3.99%下降至3.55%,華夏銀行3年期大額存單由此前的3.85%下調至3.5%。
一些銀行客戶經理坦言,銀行發行的大額存單目前僅有3年期產品,如果客戶想要更高收益率且相對穩健的產品,可以選擇理財型保險。目前這類保險仍有4%以上的收益率,但期限以5年期為主,不過在長期存款利率下行之后,預計這類產品的收益率未來也有下調的可能性。
“大額存單本身就是銀行攬儲的手段之一,且其成本較高,銀行會根據自身存款情況來發布相關產品。”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來看,企業融資需求不高,銀行如果過多吸收高息存款,將對銀行成本端壓力較大。而將較高的存款利率降下來,也將有助于銀行息差的改善。
一位城商行人士也認為,從目前來看,監管層希望用這樣的方式來改變此前一些銀行高息攬儲、擾亂存款市場的行為。這對于一些活期存款占比較多的銀行而言影響不大,但對于依靠高息攬存的銀行而言,影響就相對較大。
引導存款成本降低 釋放貸款利率下行空間
“繼貸款利率改為LPR加點制后,存款利率也改為加點制,有利于銀行管理利率風險。”浙商證券銀行研究團隊表示,與此同時,也符合引導存款利率下降的方向。2020年以來監管通過規范互聯網存款、壓降結構性存款等措施,引導銀行降低存款成本。2021年隨著社融增速下行,M2(存款)增長承壓,存款競爭有加劇跡象。監管通過存款利率改革和調降,緩解銀行存款競爭的成本壓力。
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在今日也發文表示,由于長期存款基準利率較高,執行利率也明顯偏高,扭曲了存款的期限結構。特別是個別金融機構利用長期存款利率較高的問題,通過多種不規范的所謂“創新”產品吸收長期存款。其他銀行為穩定存款來源,被動抬高存款利率攬儲,推升整體負債成本,出現了存款市場由壞銀行定價的問題,不利于存款市場有序競爭。
浙商證券銀行研究團隊進一步表示,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優化存款利率監管,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繼續引導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存款新政符合政策導向,通過緩解銀行負債成本壓力,釋放貸款利率下行空間,從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實現金融系統讓利實體經濟。反之,如銀行息差長期承壓,則影響銀行盈利能力和資本水平,不利于長期支持實體經濟。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稱,進一步明確存款利率上浮上限并通過引導中長期存款利率下降,有助于約束中小銀行和大型銀行分支機構對存款的不理性競爭行為,克服負債業務“規模情結”和“速度沖動”,增強發展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更好地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減少短期存款與中長期存款之間的“價差”,也有利于減少套利行為,使銀行存款期限結構更加合理。
華西證券銀行首席分析師劉志平亦認為,存款利率上限改為基準利率加點的報價方式,是利率市場化改革深化的體現。長期來看,伴隨存款利率市場化的縱深推進,貨幣政策向存貸款定價的傳導途徑將更加通暢,也將對銀行風險定價能力和客群基礎提出更高要求。(記者 高萍 姜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