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首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長租房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問題。會場外的青年也關心——各地陸續出臺的監管政策能否降低長租公寓風險?未來還能否繼續選擇長租公寓?
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勁波說,一些長租公寓運營方采取“高進低出”“長收短付”“租金貸”等高風險經營模式,資金鏈斷裂現象時有發生。
南開大學法學院司法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陳兵認為,“長收短付”的模式使得租金收入與支付出現周期差,長租公寓擁有大量沉淀資金,再通過“租金貸”放大金融杠桿。平臺利用沉淀資金大量收購房源、擴張市場以及進行投資。“這部分資金缺乏監管,就會有很大的金融風險。
針對此前長租公寓沉淀資金缺乏監管的漏洞,陳兵介紹,可以讓長租公寓的平臺繳納一定的保證金,以完成對沉淀資金的行業監管,也可以利用大數據,對長租公寓企業的異常交易行為進行及時預警。
事實上,北京、深圳、上海、廣州等多地已相繼印發住房租賃市場的監管通知,一場針對“長租公寓”的監管風潮已經來臨。
中央財經大學城市與房地產管理系教授陳俊華認為,通過各地嚴格的監管,長租公寓能夠回到良性發展的道路上。“對于大型規范的長租公寓企業來說也是一次非常好的市場機會,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政策紅利來引導和幫助這些良心企業把長租公寓項目做大做好。”陳俊華說。
“我國當前處于健全和完善租售并舉的關鍵階段,長租公寓是解決租賃市場供需矛盾和錯配的一個有效解決思路,”陳俊華建議,長租房租賃企業要吸取經驗和教訓,把經營的中心放到提高租賃服務、追求穩定現金流和合理回報上來。同時,頭部房企、相關央企和國企、大型民營企業,應該抓住市場整頓的機會,盡快形成一批市場認可、經營規范的大行長租公寓企業。
“長租房也是為了提升青年人的滿足感、獲得感、幸福感,因為它可能和城市的積分落戶、孩子入學相關聯,”陳兵認為,長租房產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與民生特別密切,并非只是市場化產業。“面對這種長租產業的發展,政府不僅要監管,還要有政策的扶持。”
全國政協委員鐘茂初認為,長租公寓是一種新業態。在探索發展和制度逐步完善之后,是有利于解決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問題的,也有利于新市民、青年人對于住房消費需求傾向的改變。“關鍵在于市場主體應當追求規范化的可持續發展,而不是追求野蠻增長”。
(記者 馬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