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華聲在線8月20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琪 實習生 劉冰柔 張春艷 通訊員 姚家琦 劉冰柔)從拉薩到長沙,2130公里的距離,山高水長,路途遙遙。7歲藏族女孩旦增曲珍從家鄉來到長沙,為了重新綻放的“微笑”。
18日,旦增的父親將珍貴的禮物哈達獻給了湖南省兒童醫院的醫護人員。“謝謝醫生!”不通漢語的旦增爸爸眼眶濕潤,溢滿了感激之情,他用最樸實的舉動感謝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無微不至的照顧。
旦增曲珍2歲牙牙學語時,父母發現她的發音總是含糊不清,起初并未在意,但小曲珍日漸長大,5年來依舊發音不清,且聲音嘶啞。爸爸帶著她輾轉就醫,最終來到湖南省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檢查發現小曲珍聲門下狹窄、隱腭裂。
“孩子從小聲嘶,活動的時候會出現明顯的氣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匡玉婷表示,由于患有腭裂、聲門狹窄,小曲珍經常感到自卑,不愛說話,很少笑,如果這些問題不能解決,不僅交流會受影響,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聯合呼吸內科為其制定了治療計劃,為孩子進行了腭裂整復術及支氣管鏡檢+激光+球囊擴張術,同時申請了“微笑列車”及出生缺陷救助項目先天性結構畸救助,減免自費的部分約20000元。
“通過手術,成功解決了小曲珍的呼吸問題和發音問題。”匡玉婷介紹,一般兩到三次球囊擴張,能夠把聲帶下的狹窄部分擴大,呼吸就會恢復正常;而腭裂修復手術可以延長軟腭,增加軟腭的長度,讓說話更清楚。
小曲珍18日出院了,匡玉婷為孩子進行了出院前的檢查,并仔細叮囑家長:“三個月后還要復查,觀察需不需要做第三次擴張,做了腭裂手術之后,注意做一些語言訓練,逐漸修復發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