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王智芳 實習生 甄瑩瀅 通訊員 李巍
一個幾十平方米的出租屋內放置著多排鐵架,鐵架上密密麻麻整齊排著上千臺運作中的手機,這并不是手機倉庫,而是一處專門為平臺直播間提供虛假流量的“機房”……8月1日,記者從岳陽市公安局岳陽樓分局獲悉,該局日前破獲一起“提供虛假流量非法謀利”案,目前已依法扣除作案專用手機1100余臺,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兩名。
(資料圖片)
(嫌疑人用于作案的“機房”。? 警方供圖)
小屋內上千部手機瘋狂運作
2023年7月中旬,岳陽樓區南湖派出所接到群眾反映,有人打著為客戶推廣賬號流量的幌子,有償提供虛假流量服務,擾亂網絡空間秩序。
南湖派出所在掌握證據后,7月25日,進入目標出租房內,“壯觀”的一幕隨即呈現在辦案人員眼前。
“一進門,幾個房間內,分別放置著多排鐵架,鐵架上面密密麻麻擺著上千部手機。”辦案民警狄城志告訴記者。通過調查,2023年3月至7月25日,嫌疑人趙某某伙同鄧某在岳陽市區一出租房內,通過給一些主播的直播間增加人氣來獲利。
(犯罪嫌疑人(中間兩位)。警方供圖)
按小時收費,為平臺主播提供虛假流量
對于主播來說,人氣不僅代表著面子,也代表著收入來源。只有直播間里熱鬧非凡,直播帶貨好評不斷。這樣的氛圍場景才能讓手機劃過的網民不禁跟著“野性消費”一把。然而,誰能想到流量背后的坑?讓消費者一不小心就成為了收割的“韭菜”。
“買的是二手手機,買手機的時候會連著平臺賬號一起購買。我們可以同時操作手機,點進合作主播的直播間增人氣,按小時收費。”據嫌疑人交代,據嫌疑人交代,他們通過收購手機、路由器、交換機、手機放置架等建設“機房”,并采用相關技術對作案手機進行模式化操作和改造,為短視頻平臺各種類型的帶貨直播間提供虛假流量,從而非法謀取利益。
該團伙服務的對象直播間多以服飾、飲食和母嬰用品銷售為主,與群眾生活日用息息相關,“灌水”的虛假流量和信息,極易混淆視聽,欺騙誤導消費者。
目前,犯罪嫌疑人趙某某、鄧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律師說法:“非法引流”小心入刑
“違反國家規定,以營利為目的,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刪除信息服務,或者明知是虛假信息,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發布信息等服務,擾亂市場秩序,涉嫌非法經營罪。”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副教授、湖南天恒健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文雙百表示。
此外,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仍提供“非法引流”幫助,致違法信息大量傳播或支付結算金額、違法所得數額較大的,其行為也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案件中,嫌疑人通過購買大量個人賬號來為主播刷流量的行為,已經涉嫌犯罪。”文雙百提醒廣大網民,不要輕易添加陌生人好友,不輕易點擊陌生人發來的鏈接,更不要輕易轉賬,涉及個人隱私以及錢物一定要提高警惕,盡早識破“非法引流”騙局,避免成為不法分子牟利工具。
(一審:夏博 二審:鄧望軍 三審: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