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環球訊息:傳遞愛心, 成就你我!湖南青年學子在這個論壇共謀鄉村振興路

來源:華聲在線2023-07-03 12:49:56

華聲在線7月3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京 楊斯涵 實習生 鄧虎 羅嘉琪 通訊員 朱新根)傳遞愛心,成就你我。今天上午9時,第26屆“芙蓉學子”大型公益活動啟動儀式暨第2屆“芙蓉學子·鄉村振興”青年人才論壇在長沙舉辦。


(資料圖片)

“芙蓉學子”大型公益活動是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青團湖南省委和湖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主辦,湖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全國青基會系統、各實施高校、市州團委承辦,是一項旨在獎勵、資助優秀、困境大學生的復合型大型公益活動。本次活動以“傳遞愛心,成就你我”為主題,通過資助服務、實踐幫扶和價值倡導,幫助在校大學生提升能力和實現價值為使命,努力實現打造成為全國最知名的服務大學生公益品牌項目的美好愿景。

據了解,活動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芙蓉學子·2023大學新生助學行動”“芙蓉學子·榜樣力量”優秀大學生評選活動、“芙蓉學子·鄉村振興”公益計劃、“芙蓉學子·青年人才培養計劃”等系列公益項目,獎勵資助2020名家境困難大學新生和590個優秀團隊和個人,同時還將培訓900名青年人才,鼓勵支持100名青年創業者投身鄉村振興建設或科技產業。為感謝湖南中煙公司的善行義舉,共青團湖南省委書記李志超代表共青團湖南省委向湖南中煙公司頒發了捐贈榮譽紀念牌。

湖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黨組成員、總經理籍濤表示,活動從關注寒門學子砥礪成長的“大學夢”,升華到關注青年一代經世致用的“中國夢”。他表示,著眼于黨和國家大局所需,著眼于廣大青年成長所盼,活動將繼續開展“芙蓉學子·鄉村振興”公益計劃,為青年大學生搭建服務“三農”平臺。他希望同學們志存高遠、心懷天下,求真務實、腳踏實地,在參與鄉村振興中施展才華、鍛煉成長,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積極的貢獻。

在“青年說”環節,第一屆“芙蓉學子·鄉村振興”公益計劃優秀項目團隊代表袁雪洋和李信,結合自身的鄉村實踐情況,分別分享了自己投身鄉村人居改造的實踐經歷和在非遺生態村助力傳承中國鄉村文化的思考。

在“微研討”環節,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劉宗林,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劉輝,湖南省衡陽縣臺源鎮臺九村黨總支委員、村委會主任,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個人朱霞,湖南中煙駐桑植縣三合界村“第一書記”仲銘,共同分享與探討鄉村振興中的“創新與人才”的話題。他們從“新農人與新農具”“高校創新成果與鄉村振興需求對接”“青年人才的在地培養”“鄉村文化如何在新時代煥發新生”等角度發表見解,激蕩思維。

為在全省青年中營造到鄉村一線去成長成才、建功立業的濃厚氛圍,激勵引領更多青年投身鄉村振興戰略,李志超、王元寶分別代表共青團湖南省委、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現場為朱霞等10名首屆“湖南省鄉村振興青年先鋒”標兵頒獎,鼓勵他們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為鄉村振興戰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23年,第二屆“芙蓉學子·鄉村振興”公益計劃以高校團委結對全省15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方式展開。每1到2所高校團委結對1個重點幫扶縣。來自全省15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縣委、縣政府負責同志和21所高校團委負責人現場進行了結對。本屆公益計劃經意向配對、項目申報、配對確認、專家評審、項目審定等環節,組委會對42所高校的535個申報項目進行了初步篩選,經專家評審,最終確定了全省21所高校的120個獲獎勵資助項目團隊,每個團隊將分別獲得芙蓉學子2萬元以內的獎勵資助。他們通過集中培訓后,將分赴15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120個項目村,投身“百萬青年建功鄉村振興實踐育人行動”,精準開展公益服務和產業調研。活動現場還對第一屆“芙蓉學子·鄉村振興”公益計劃20個優秀項目團隊代表進行了頒獎。

李志超指出,湖南共青團聚焦“為黨育人”的政治目標,創新推出“四大工程”“十個百萬實踐育人行動”,大力實施希望工程系列公益項目,努力打造多層次、立體化的公益項目體系,累計籌集善款1.5億余元、資助困難學生5.5萬余人次、援建希望小學39所,在助力脫貧攻堅、促進教育發展、服務青少年成長、引領社會風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希望廣大青年學子把新思想傳到基層、將新本領送到鄉村,在學習中增長知識、錘煉品格,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練就本領。他要求全省各級共青團組織要始終站在為黨育人、為黨聚人的政治高度,立志把希望工程這項事業辦得更好,認真組織好、實施好“芙蓉學子·鄉村振興”項目,讓廣大青少年真切感受到黨的關愛就在身邊、關懷就在眼前。他期待更多的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投身社會公益、承擔社會責任,共同參與愛心公益事業,匯聚起公益慈善的磅礴力量。

最后,到會領導共同啟動第26屆“芙蓉學子”大型公益活動。據了解,26年來,湖南中煙公司已累計捐贈2.5億元,獎勵資助全國27個?。ㄗ灾螀^、直轄市)3.83萬余名困難大學生和3600個優秀大學生團隊及個人。

(一審:龍曉龍 二審:蔣俊 三審:王亞奇)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