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7月3日訊(全媒體記者?李琪?實習生?左依婷?陳惠南?通訊員?張艷輝)血吸蟲病是由于人或哺乳動物感染了血吸蟲所引起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病、寄生蟲病,可造成急性或慢性腸炎、肝硬化,并導致腹瀉、消瘦、貧血與營養障礙等疾患。
夏季氣溫高,下湖、下河游泳、洗澡的人數多。同時汛期到來,人們接觸疫水的時間長,身體暴露的面積也大,受感染的人數也有可能增加,當下進入了血吸蟲病感染的高發時節。為此,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傳中心特推出夏季預防血吸蟲感染指南。
(相關資料圖)
一、血吸蟲病是通過什么途徑感染的?
含有血吸蟲卵的糞便污染了水源,在水中發育成毛蚴,遇到血吸蟲唯一的中間宿主釘螺,就會鉆入釘螺內,在釘螺體內不斷繁殖,形成大量尾蚴。尾蚴從釘螺中逸入水中,就會形成疫水,人、畜接觸了疫水,十秒鐘內血吸蟲尾蚴即可經皮膚鉆進人、畜體內,造成人、畜急性感染血吸蟲病。
二、如何感知感染了血吸蟲病?
急性多發生于初次感染者,但少數慢性甚至晚期血吸蟲病病人,在感染后也可發生。接觸疫水后1到2天內,有的人在接觸部位的皮膚出現點狀紅色丘疹,奇癢。
病人絕大多數有肝臟腫大,并伴有壓痛。感染較重,或反復感染者可出現脾腫大,若不及時治療,可迅速出現消瘦、貧血、營養性水腫和腹水,甚至導致死亡。
三、如何預防血吸蟲感染?
預防血吸蟲感染需要從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三個環節入手:
1.普查普治血吸蟲病病人和病牛以控制傳染源;
2.積極消滅釘螺,以切斷傳播途徑。消滅釘螺是預防血吸蟲感染最根本的措施,沒有釘螺,就不會引起血吸蟲病傳播。消滅釘螺,一是藥物殺滅,二是結合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開新溝,填有螺舊溝。
3.加強個人防護,避免接觸疫水。在血吸蟲病流行地區,人畜不要到有釘螺的河、堰、溝渠、池塘等地,中、小學生特別要注意不要到這些地方戲水、游泳。如非得要到這些有螺環境去勞動生產,應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如穿膠靴、著防護服、戴手套等等,避免皮膚與疫水接觸。涂擦防護藥品(如防蚴筆等),可以減少、減輕感染。如以脂肪酸為基質,加堿皂化后加2%氮硝柳胺和10%松節油制成的防蚴筆具有強大殺滅尾蚴的作用,涂擦皮膚可耐久不脫。用1%氯硝柳胺堿性溶液浸漬衣褲,對尾蚴亦有殺滅作用。
4.加強糞便管理,防止人畜糞便污染水源,保護水源,改善用水衛生,使用自來水或井水。可疑用水一定要消毒,先用明礬沉淀,再以漂白粉消毒。每擔水加漂白粉1克、漂白粉精一片,15分鐘后即可安全取用。
5.進行規范的檢查及早期治療,配合做好家畜防病治療工作。
平時生活中不小心接觸疫水以后,一定要加以重視,及時到正規醫院接受詳細的檢查。如果確診患上了血吸蟲病,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正確的方式治療。同時,在血吸蟲疫區生活,要積極配合做好滅螺、查病、治病的預防工作,也要做好相關的家畜查病以及治療措施。
血吸蟲病可防可治,采取正確的預防措施,就可以避免或降低血吸蟲感染。如果感染了血吸蟲病,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吡喹酮、青蒿類藥物治療,能殺滅血吸蟲。如果出現了結腸病變、腹水、顱內高壓等癥狀,可使用相應的手術方式治療。